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页
机构
成果
学者
登录
注册
登陆
×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校外用户登录
CAS IR Grid
机构
国家授时中心 [21]
上海天文台 [3]
采集方式
OAI收割 [24]
内容类型
会议论文 [14]
期刊论文 [7]
学位论文 [3]
发表日期
2016 [1]
2012 [1]
2009 [1]
2008 [2]
2007 [5]
2006 [1]
更多
学科主题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24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排序方式:
请选择
题名升序
题名降序
发表日期升序
发表日期降序
提交时间升序
提交时间降序
作者升序
作者降序
基于EMD的氢钟频率预报方法研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宇航计测技术, 2016, 卷号: 36, 期号: 3, 页码: 50-53
作者:
李变
;
屈俐俐
  |  
收藏
  |  
浏览/下载:15/0
  |  
提交时间:2017/11/28
氢钟
频率预报
经验模态分解
氢钟守时应用
期刊论文
OAI收割
时间频率学报, 2012, 卷号: 35.0, 期号: 002, 页码: 82
作者:
屈俐俐
  |  
收藏
  |  
浏览/下载:18/0
  |  
提交时间:2021/11/29
氢钟
频率漂移
守时
Q增强型氢钟环路相位与腔Q稳定技术研究
学位论文
OAI收割
硕士, 上海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2009
刘嘉阳
收藏
  |  
浏览/下载:38/5
  |  
提交时间:2011/07/01
Q增强型氢钟
正反馈电路
单片机
CPLD
国产守时型氢钟性能的初步测试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 中国广西桂林, 2008-12-01
董绍武
收藏
  |  
浏览/下载:18/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守时
原子钟
稳定度|Abstract
原子钟是标准时间产生与保持中的关键设备。本文介绍了上海天文台研制的守时型氢原子钟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初步测试结果
对国产氢钟的守时能力进行了技术评估。从测试数据来看
国产氢钟在高精密守时应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要真正替代进口
满足守时工作关于稳定性
可靠性的要求还需要作进一步改进。
基于DSP的主动型氢钟腔自动调谐系统设计
学位论文
OAI收割
硕士, 上海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2007
安艳
收藏
  |  
浏览/下载:47/7
  |  
提交时间:2011/07/01
主动型氢钟
腔自动调谐
DSP
国产氢原子钟稳定度的测量与统计分析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7), 中国福建厦门, 2007-10
张敏
;
董绍武
;
张正
收藏
  |  
浏览/下载:44/0
  |  
提交时间:2012/10/19
氢原子钟
稳定度
阿伦方差
哈达玛方差
频率漂移|Abstract
从统计的角度上来说
氢钟的短期稳定度明显优于铯钟
而因本身物理特性的原因
其长稳尚且赶不上铯钟
主要原因是其具有速率漂移。国家授时中心(NTSC)一直以来主要采用时间间隔计数器来进行钟差的测量
为配合新引进的氢原子钟的精密测量
NTSC建立了双混频时差测量系统。本文根据国家授时中心(NTSC)国产氢钟2007年1月份的实测数据
用阿伦方差定量分析氢钟不同采样间隔的频率稳定性能
并与美国氢钟和铯钟的稳定性能进行比较
同时利用哈达玛方差来扣除长期线漂的影响。
基于相位测量的精密时间比对系统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12), 中国福建厦门, 2007-10
董绍武
收藏
  |  
浏览/下载:14/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守时
时间比对
准确度
稳定度|Abstract
国家授时中心负责国家标准时间UTC(NTSC)的产生和保持。利用时间间隔计数器TIC来完成守时钟组内部钟差的测量比对一直是本地独立原子时间尺度TA(NTSC)建立的主要手段。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内部原子钟的时间比对精度
特别是在2005年度引进躁声和短稳特性优良的氢原子钟后
TIC法已不能满足氢钟比对的需要。本文简要介绍以低躁声相位测量系统为平台建立的高精密时差比对系统的结构
特点以及对测量结果的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