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页
机构
成果
学者
登录
注册
登陆
×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校外用户登录
CAS IR Grid
机构
海洋研究所 [4]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1]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 [1]
采集方式
OAI收割 [6]
内容类型
专利 [3]
期刊论文 [2]
CNKI期刊论文 [1]
发表日期
2016 [1]
2014 [1]
2013 [1]
2008 [1]
2007 [2]
学科主题
机械、仪表 [1]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6条,第1-6条
帮助
条数/页: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排序方式:
请选择
题名升序
题名降序
提交时间升序
提交时间降序
作者升序
作者降序
发表日期升序
发表日期降序
水下滑翔机海洋环境深平均流估计方法
期刊论文
OAI收割
信息与控制, 2016, 卷号: 45, 期号: 4, 页码: 487-491
作者:
周耀鉴
;
俞建成
;
王晓辉
收藏
  |  
浏览/下载:44/0
  |  
提交时间:2016/09/11
水下滑翔机
深平均流
海水密度差
耐压舱体压缩变形
缩口式水密舱体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CN201320563716.3, 申请日期: 2014-03-12, 公开日期: 2014-03-12
作者:
陈永华
;
李晓龙
收藏
  |  
浏览/下载:33/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缩口式水密舱体
所述密封舱进线盘(1)包括护筒(101)
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舱进线盘(1)
进线盘(102)及进线密封座(103)
密封盖(2)
所述护筒(101)通过进线盘(102)与密封舱(107)的一端连接
上端口(3)及密封舱主体(4)
密封舱(107)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端口(3)的侧壁水密连接
其中密封舱主体(4)内分别安装有相互电连接的数采盒(404)及蓄电池(408)
在所述进线盘(102)上均布有多个进线密封座(103)
所述上端口(3)的一端与密封舱主体(4)一体式水密连接
各进线密封座(103)分别与所述进线盘(102)密封连接
所述密封盖(2)覆盖在上端口(3)的另一端
每个进线密封座(103)上分别有线缆(105)穿过
可拆卸地与上端口(3)的另一端水密相连
进入到所述密封舱(7)内
所述上端口(3)的侧壁上水密连接有密封舱进线盘(1)
再穿过上端口(3)进入到密封舱主体(4)内
与所述数采盒(404)相连。
浮标密封舱体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412872.4, 申请日期: 2013-12-25, 公开日期: 2013-12-25
作者:
陈永华
;
李晓龙
收藏
  |  
浏览/下载:44/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浮标密封舱体
所述密封舱进线盘(1)包括护筒(101)
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舱进线盘(1)
进线盘(102)及进线密封座(103)
密封盖(2)
所述护筒(101)通过进线盘(102)与密封舱(107)的一端连接
上端口(3)及密封舱主体(4)
密封舱(107)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端口(3)的侧壁水密连接
其中密封舱主体(4)内分别安装有相互电连接的数采盒(404)及蓄电池(408)
在所述进线盘(102)上均布有多个进线密封座(103)
所述上端口(3)的一端与密封舱主体(4)一体式水密连接
各进线密封座(103)分别与所述进线盘(102)密封连接
所述密封盖(2)覆盖在上端口(3)的另一端
每个进线密封座(103)上分别有线缆(105)穿过
可拆卸地与上端口(3)的另一端水密相连
进入到所述密封舱(7)内
所述上端口(3)的侧壁上水密连接有密封舱进线盘(1)
再穿过上端口(3)进入到密封舱主体(4)内
与所述数采盒(404)相连。
基于水下反恐的微光成像系统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应用光学, 2008, 卷号: 29, 期号: 2, 页码: 220-224
朱彩霞
;
闫亚东
;
沈满德
;
何俊华
收藏
  |  
浏览/下载:549/18
  |  
提交时间:2010/01/18
水下反恐
水下微光成像
水密舱
水下镜头
圆筒式水密耐压舱体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710015345.4, 申请日期: 2007-12-12, 公开日期: 2007-12-12
作者:
陈永华
收藏
  |  
浏览/下载:66/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圆筒式水密耐压舱体
其特征在于:该密封舱体的外壳是由圆筒(6)以及圆筒(6)两端安装的左端盖(4)和右端盖(12)构成
两个端盖与圆筒(6)相结合的外侧壁上分别挖切有密封槽
密封槽内放置O形圈(11)作为填料
使左端盖(4)和右端盖(12)分别与圆筒(6)进行密封
从而构成一个圆柱形密封舱体。
一种小型水密耐压舱体的设计与制作
CNKI期刊论文
OAI收割
2007
作者:
陈永华
;
李思忍
;
龚德俊
;
徐永平
;
姜静波
  |  
收藏
  |  
浏览/下载:2/0
  |  
提交时间:2024/12/20
耐压舱体
水密性
设计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