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页
机构
成果
学者
登录
注册
登陆
×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校外用户登录
CAS IR Grid
机构
国家授时中心 [8]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金属研究所 [1]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 [1]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1]
海洋研究所 [1]
更多
采集方式
OAI收割 [15]
内容类型
会议论文 [9]
期刊论文 [4]
中文期刊论文 [2]
发表日期
2019 [1]
2013 [1]
2011 [2]
2005 [6]
2003 [1]
2002 [1]
更多
学科主题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15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排序方式:
请选择
题名升序
题名降序
提交时间升序
提交时间降序
作者升序
作者降序
发表日期升序
发表日期降序
深思科学的作用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科学与社会, 2019, 卷号: 9, 期号: 1, 页码: 23-25
作者:
吕永龙
  |  
收藏
  |  
浏览/下载:26/0
  |  
提交时间:2020/06/03
科学的作用
科学的发展
有关地理学研究中几个学术问题的研讨——学习黄秉维院士严谨治学的精神
中文期刊论文
OAI收割
2013
作者:
刘昌明
;
刘小莽
收藏
  |  
浏览/下载:37/0
  |  
提交时间:2013/12/02
黄秉维院士
生态环境
水热平衡
森林的作用
“钝端科学”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链路的性能评估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中国上海, 2011
李玮
;
张虹
;
袁海波
收藏
  |  
浏览/下载:33/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性能评估
误差分析
校正方法|Abstract
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对定位有决定性的影响
时间同步误差会最终反映为用户的定位偏差。因此
系统时间同步精度是评价卫星导航系统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
对这项指标的评定依赖于对系统时间同步精度的测试与评估。站间时间同步技术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时间同步的基础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的精度可以达到优于1ns
是国际上公认精度最高的远程站间时间同步方法之一。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是国内最早开展TWSTFT工作的单位
已经建立了多条亚欧
亚太TWSTFT链路
同时也开展了利用C波段进行TWSTFT的相关试验。本文分析了TWSTFT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
以国家授时中心建立的亚太
亚欧TWSTFT链路为背景
对TWSTFT系统的体系结构
主要功能
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
对链路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研究了主要的误差及其校正方法。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对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站间时间同步系统建设和测试评估起到了借鉴作用。
时间频率溯源链的重要特性及其应用
会议论文
OAI收割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 中国西安, 2005
倪广仁
;
许录平
;
和康元
收藏
  |  
浏览/下载:38/0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计量
守时和授时
时间频率溯源链
时间同步
时间应用|Abstract
在时间频率传递方法和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在远程校准的频率测量和分析系统(FMAS)
主要以美国国家技术标准研究院(NIST)的时间频率溯源链系统为典型
及溯源链系统的尖端装备的高集成化
给出其方框图和技术指标
自动化
并述评了NIST的宗旨
智能化
任务
轻量化品质方面均达到先进水平。并对高精度的时间频率同步系统在天文学测量
及时间频率溯源链的重要特征是
导弹发射
拥有高精度的铯喷泉原始频率基准(准确度
导航
稳定度均~1·10-15)
定位等科学实验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和目前达到的关键技术指标给予综述。
50m射电望远镜的时间标准问题的讨论
会议论文
OAI收割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 中国西安, 2005
倪广仁
;
许录平
;
和康元
收藏
  |  
浏览/下载:22/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射电天文
天体测量
时间标准
原子钟|Abstract
估算了原子时频标准的守时特性——时差对有关物理量测量所产生的误差。给出了现代实用型原子钟的性能指标比较表
定量分析了原子钟的时间频率特性对守时误差的影响
和用现代无线电手段传递
比对时频标准信号达到的指标。论述了高精度时间频率标准在大地
深空间探测
VLBI及毫秒脉冲星计时应用测量中的重要地位
作用。阐述了50m射电望远镜的科学目标
“嫦娥”1号探月卫星任务对时间标准提出的高精度要求和选用原则。为了实现其科学目标和任务
必须建设与其研究目标相适宜的
标准尽可能高的时频标准
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数据信息和高效能的研究成果。并对建设怎样的时间标准等问题进行讨论和提出初步具体建议。
利用微波中继系统进行高精度时频传递
会议论文
OAI收割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 中国西安, 2005
王改霞
;
任燕
;
刘春侠
收藏
  |  
浏览/下载:25/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微波中继
时间频率
传递|Abstract
八十年代初
根据中国科学院3262工程的要求
为了进行高精度的时间频率传递
国家授时中心在临潼与蒲城之间建立了微波中继通讯系统。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特点
二十多年的运行情况
在为国防和建设服务的授时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并对目前系统的现状提出改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