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机构
采集方式
内容类型
发表日期
学科主题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8条,第1-8条 帮助

条数/页: 排序方式:
太阳长期活动特征的研究 学位论文  OAI收割
博士,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 2003
作者:  
占腊生
收藏  |  浏览/下载:17/0  |  提交时间:2016/04/11
太阳整体行为研究 学位论文  OAI收割
博士, 昆明: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2000
作者:  
李可军
收藏  |  浏览/下载:18/0  |  提交时间:2016/04/11
太阳活动周的3个参量:A_S、B_T和B_W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天文学报, 1999, 卷号: 40, 期号: 2, 页码: 142-148
史忠先; 汪景; 吴琴娣
收藏  |  浏览/下载:26/0  |  提交时间:2012/02/07
古代天象记录与应用历史天文学 期刊论文  OAI收割
陕西天文台台刊, 1990, 期号: 1, 页码: 1-8
刘次沅
收藏  |  浏览/下载:22/0  |  提交时间:2012/07/10
中国泥石流形成环境探讨 学位论文  OAI收割
成都: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1988
作者:  
段金凡
  |  收藏  |  浏览/下载:18/0  |  提交时间:2020/05/27
本文从中国泥石流的分布出发,从不同尺度对影响中国泥石流分布的环境因素作了一探讨,认为:1)大尺度的区域地质背景,大地貌单元和气候系统是中国泥石流形成的基本原因。2)不稳定斜坡,小尺度水文气象因子,流域形态因子,森林植被因子,在区域大尺度因子基础上,对泥石流形成具有重大影响。3)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泥石流活动。4)泥石流活动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各因素之间有差别,对泥石流的形成也呈现正负效应,短期,长期,可逆和不可逆之不同,5)泥石流活动具有开放性,内外营力作用的共同性及自然和人为复合性三大特点。6)泥石流形成可以通过耗散结构熵变予以解释。  
北半球气压场背景的长期预报 中文期刊论文  OAI收割
1981
陆巍; 彭公炳
收藏  |  浏览/下载:29/0  |  提交时间:2012/05/22
耀斑活动区的“准复合体”分布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天文学报, 1980, 卷号: 21, 期号: 4, 页码: 349-353
曹天君; 尹素英; 许敖敖
收藏  |  浏览/下载:27/0  |  提交时间:2012/12/21
论太阳活动的规律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天文学报, 1962, 卷号: 10, 期号: 1, 页码: 1-7
陈彪
收藏  |  浏览/下载:18/0  |  提交时间:201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