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供应链的建模与管理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群明1,2
答辩日期2001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
导师宋国宁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物流控制 供应商选择 性能评价 多agent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英文摘要供应链是指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并加工成中间件及最终产品,并将最终产品销售到用户手中的整个业务过程中所涉及的各实体的作业活动及其相互关系动态变化的网络。供应链管理则是对供应链的有效控制与管理。供应链是个非常庞大复杂的新兴研究领域,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在国家863/CIMS主题基础研究课题(863-511-944-O13)经费的支持下,主要在供应链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的建模及性能评价和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供应链的管理方法 在供应链的管理方面,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供应链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供应链与企业集成的关系,提出了面向供应链的企业集成化管理方式,指出供应链的集成是企业集成化研究发展的必然,建立在协作基础上的多企业集成是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供应链的动态重构性及虚拟供应链管理模式,分析了供应链重构的特点和方法,对虚拟供应链的结构特点、管理方法及其重构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开发可重构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虚拟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的基础。2.供应链的建模及性能评价 建立供应链模型是为了支持供应链管理中的各项分析和决策活动。这是传统供应链管理研究的重点。本文在供应链的建模方面提出了供应链物流的优化控制问题及供应商的选择决策方法,系统地阐述了供应链物流控制的集中式及分布式控制策略,利用逐级分解的思维方法,建立了供应链的分布式物流优化控制模型,包括四个子模型:零售商的库存优化控制模型、配送中心处的物流控制、最终产品配送模型及物料采购模型,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决策和优化分析奠定了基础;提出了供应商的分类选择方法,建立了供应商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介绍了简单实用的ABC选择方法。本文还提出了供应链的性能评价指标的选择问题,把供应链的性能评价指标分成输入、输出、资源及柔性四类,建立了全面的供应链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定义了能反映供应链运行特性的各个具体的指标,提出了销售柔性、付货柔性、生产柔性、设计柔性的度量方法,提出了改善和提高供应链性能的基本措施。3.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在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提出了基于多agent理论的供应链管理建模方法,应用多agent系统研究了供应链的集成和协作方法,建立了多agent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型,进行了供应链的结构设计,并阐述了供应链的协作机制和实现方法。本文以多agent的思维方法为指导,在坚持先进性、通用性、可行性和可重构性的设计原则下,提出了基于CORBA、Java/JDBC API、Web技术、数据库技术、KQML协议和多agent系统理论及相关技术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应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Internet/Intranet的开放式通讯环境,用Java语言开发了在CORBA环境下运行的订单管理服务代理、采购及供应商管理代理、产品数据管理代理、库存管理代理、交货服务代理等多个代理服务程序,并用ASP制作动态网页。原型演示系统已通过863专家组的验收,并获得广泛好评。原型系统的开发成功论证了设计和开发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1-29
产权排序1
页码123页
源URL[http://210.72.131.170//handle/173321/627]  
专题沈阳自动化研究所_工业信息学研究室_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群明. 供应链的建模与管理研究[D]. 沈阳.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0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