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合误差的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系统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孙云雷1,2 |
答辩日期 | 2019-05-17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沈阳 |
导师 | 吴清潇 |
关键词 |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系统 特征法 直接法 重投影误差 光度误差 |
学位名称 | 硕士 |
学位专业 | 控制工程 |
其他题名 |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ystem Based on Combined Error |
英文摘要 | 随着移动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增强现实(AR)以及虚拟现实(VR)等行业的发展,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简称 SLAM)技术在多个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SLAM技术中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在未知环境下,机器人能够根据自身搭载的传感器,在运动过程中增量式的获取周围环境的特征和地图信息,并估计机器人的运动状态。虽然近几年SLAM技术发展迅速,但提高位姿估计精度和地图重建精度依然是首要任务。针对基于特征法的ORB-SLAM2系统中相机位姿求解精度不高,对纹理特征的强依赖性,只能生成稀疏地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ORB-SLAM2系统框架上将稀疏特征法和稠密的直接法结合在一起求解相机位姿,并生成稠密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对ORB-SLAM2系统做了三处改进。第一处改进:在原系统使用的第三方图优化库g2o中创建一条新的稠密约束一元边,将稠密直接法的光度误差约束加入到图优化库g2o中;第二处改进:跟踪相机时先采用稠密直接法计算相邻两帧图像之间相机的旋转变换,再利用改进后的图优化库g2o同时最小化特征法的重投影误差和直接法的光度误差优化求解6 DOF相机位姿;第三处改进:在ORB-SLAM2系统框架上添加稠密重建线程,将周围场景的重建结果实时地反馈给用户。本文提出的方法在TUM RGB-D和ICL NUIM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ORB-SLAM2系统中相机位姿的求解精度,不仅生成稀疏地图,还重建更高精度的稠密地图。 |
语种 | 中文 |
产权排序 | 1 |
页码 | 63页 |
源URL | [http://ir.sia.cn/handle/173321/25200] ![]() |
专题 |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_光电信息技术研究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云雷. 基于组合误差的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系统[D]. 沈阳.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1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