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面向加注任务的末端夹持器设计与机器人轨迹规划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刘云军1,2
答辩日期2019-05-17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
导师李杨民 ; 刘金国
关键词加注机器人 末端夹持器 接触动力学 轨迹规划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其他题名Design of the Gripper for Refueling Task and Research on the Manipulator Trajectory Planning
英文摘要本文以一种加注管路快速接头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款结构紧凑、重量较轻的五自由度多功能末端夹持器,用于实现管路快速接头的自动化对接。并将该末端夹持器安装于六自由度机械臂末端,通过轨迹规划实现管路快速接头的自动抓取。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管路快速接头人工手动对接过程,基于仿人手操作的设计思路设计了一款五自由度多功能末端夹持器。并利用ANSYS/Workbench软件对末端夹持器手指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夹持器手指的应力云图与位移云图。依据云图显示结果分析结构的危险区域和刚度裕度较大的区域,为后续样机制作提供参考。(2)基于机器人运动学中空间矢量变换规则,利用D-H表示法求解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方程,并用MATLAB编制程序对正运动学方程求解结果进行验证,同时采用解析法对逆运动学中各关节角的表达式进行求解。利用MATLAB机器人工具箱Robotics/Toolbox建立机械臂运动学模型,并对加注机器人末端夹持器进行轨迹规划研究,获得加注机器人在整个运动周期的关节角、角速度、角加速度变化规律。在Adams软件中构建加注机器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利用MATLAB轨迹规划得到的关节角数据创建SPLINE曲线,并采用Adams中的CUBSPL函数和STEP函数控制加注机器人进行快速接头的自动抓取对接仿真实验。(3)对常见的刚体接触碰撞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采用等效弹簧阻尼模型法建立了“快速接头与机器人末端夹持器”之间的接触动力学模型。之后利用Adams软件模拟夹持器与快速接头的接触碰撞过程。通过对接触碰撞过程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获得接触碰撞过程中的最大接触力,以及夹持器手指质心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4)根据末端夹持器的结构研制实验样机,并将末端夹持器实验样机安装于六自由度机械臂末端,完成加注机器人实验平台的搭建。之后对末端夹持器的气压传动系统进行设计,并在fluidSIM软件上对气压控制回路进行仿真测试,得到气压控制回路中各元件的状态变化图。利用以太网实现上位机软件与机械臂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加注机器人对快速接头的自动抓取实验。对实验抓取结果与轨迹规划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轨迹规划的正确性以及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语种中文
产权排序1
页码77页
源URL[http://ir.sia.cn/handle/173321/25192]  
专题沈阳自动化研究所_空间自动化技术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云军. 面向加注任务的末端夹持器设计与机器人轨迹规划研究[D]. 沈阳.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1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