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的障碍物检测与避碰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康杰1,2 |
答辩日期 | 2019-05-17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沈阳 |
导师 | 贾凯 |
关键词 | 人机协作 骨骼跟踪 高斯混合模型 分层预测框架 反应式运动规划 |
学位名称 | 硕士 |
学位专业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其他题名 | Research on obstacle detection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of collaborative robot |
英文摘要 | 本文首先对人机协作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背景进行概述,阐明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然后,在第二章对人机协作仿真平台进行了介绍,并对课题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学习;在前两部分工作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的问题开展了具体的工作,详细情况如下:(1)考虑实际作业场景,利用深度相机获取深度信息并进行点云处理,从而确定人体各关节点的位置并实时跟踪,最后我们在仿真环境中搭建了人体模型,与真实环境中的人体实时同步运动,为轨迹预测提供了很好的基础。(2)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即可以判断关节的运动趋势,但是只对手臂末端进行预测,而对于肘部等不能同时给出良好的预测结果,特别是异常的轨迹,更不能给出良好的判断,因此以上的方法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基于这些考虑,本文基于Linux系统和机器人操作系统ROS搭建了协作机器人仿真平台,准确的捕捉手臂各关节的运动轨迹,同时提出了基于minimum-jerk的异常行为预测方法和可同时预测多个关节运动的分层轨迹预测框架,良好的解决了以上算法的局限性,提高了系统的适应能力和鲁棒性,更具有实际意义。(3)利用基于采样的运动规划方法RRT-Connect,从安全和效率角度进行优化,实现实时的反应式运动规划。首先按照预定规划好的轨迹进行运动,假设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检测到新的变化,则需要做以下决策,并重新规划路径,以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如果在正在执行的规划路径上预计到碰撞,规划器立即开始重新规划,一旦再次获得另一条无碰撞路径,就执行它;在路径重新规划过程中,除非机器人接近指定安全距离内的障碍物,否则机器人将继续运动。在重新规划过程中,预期出现的障碍物可能会消失,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规划取消,机器人继续执行原始路径而不停止。最后,在机器人仿真环境中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的缩短了运动规划时间,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
语种 | 中文 |
产权排序 | 1 |
页码 | 73页 |
源URL | [http://ir.sia.cn/handle/173321/25177] ![]() |
专题 |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_其他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康杰. 协作机器人的障碍物检测与避碰方法研究[D]. 沈阳.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1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