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以树木年轮资料重建黄河上游大通河480年以来6—7月径流变化历史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孙军艳[1]; 刘禹[1,2]; 蔡秋芳[1]; 包光[1,3]; 孙铂[1,3]; 宋慧明[1,3]
刊名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出版日期2011-06
卷号31期号:3页码:109-116
关键词树木年轮 径流 祁连山 大通河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

通过分析祁连山地区的3组祁连圆柏树木年轮样本,发现大通河河水补给区祁连山地区的祁连圆柏树轮资料与大通河6—7月径流量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设计转换方程,重建了大通河1525—2009年以来6—7月径流变化历史,重建的径流变化序列中存在5个丰水期:1530—1555、1576—1586、1733—1760、1776—1786、1855—1912和5个枯水期:1670—1680、1691—1730、1814—1836、1926—1942、1964—1978年,在径流偏少的枯水时段,径流量的标准差较大,在径流偏多的丰水时段,径流量的标准差较小;另外,在径流偏少较多的时段以及在径流偏多较多的时段,其标准差σ都比较大,表明在旱或涝较严重的时段,其径流的年际变化均较大。功率谱分析发现重建的近450年来大通河6—7月径流存在准2a(2.04~2.3)、准50a(50~57)、100a、133a和200a的周期。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763]  
专题地球环境研究所_现代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孙军艳[1]
作者单位1.西安交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西安 710049;
2.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7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孙军艳[1],刘禹[1,2],蔡秋芳[1],等. 以树木年轮资料重建黄河上游大通河480年以来6—7月径流变化历史[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31(3):109-116.
APA 孙军艳[1],刘禹[1,2],蔡秋芳[1],包光[1,3],孙铂[1,3],&宋慧明[1,3].(2011).以树木年轮资料重建黄河上游大通河480年以来6—7月径流变化历史.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31(3),109-116.
MLA 孙军艳[1],et al."以树木年轮资料重建黄河上游大通河480年以来6—7月径流变化历史".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1.3(2011):109-11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