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厦门PM_(2.5)污染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杰儒[3]; 张宁宁[1,2]; 曹军骥[1,2]; 赵竹子[1,2]; 王启元[1,2]; 庄马展[3]; 张学敏[3]
刊名地球环境学报
出版日期2017-02-01
卷号8期号:1页码:37-45
关键词PM2.5 污染 能见度 污染类型 厦门
DOI10.7515/JEE201701005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

PM_(2.5)污染已成为目前我国空气污染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为研究厦门地区PM_(2.5)污染的不同类型,于2013年1月、4月、7月和10月选择厦门市五个代表性环境监测站进行了同步的PM_(2.5)离线滤膜和在线数据采集,并收集了同期的AQI、SO_2、NO_2、CO、O_3及气象数据。对滤膜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元素和碳组分进行了实验分析。基于实验分析数据,利用IMPROVE方程定量计算了厦门空气污染期间PM_(2.5)中不同组分的颗粒物消光系数。根据不同组分消光系数的大小,将厦门市的PM_(2.5)污染分为三种类型:硫酸盐主导污染类型、有机物主导污染类型以及各区域不同污染物主导污染类型。对不同污染类型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其主要与本地污染物排放、外来污染物输送以及气象要素有关。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437]  
专题地球环境研究所_粉尘与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张宁宁[1,2]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3.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厦门 361012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杰儒[3],张宁宁[1,2],曹军骥[1,2],等. 厦门PM_(2.5)污染类型及其成因分析[J]. 地球环境学报,2017,8(1):37-45.
APA 张杰儒[3].,张宁宁[1,2].,曹军骥[1,2].,赵竹子[1,2].,王启元[1,2].,...&张学敏[3].(2017).厦门PM_(2.5)污染类型及其成因分析.地球环境学报,8(1),37-45.
MLA 张杰儒[3],et al."厦门PM_(2.5)污染类型及其成因分析".地球环境学报 8.1(2017):37-4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