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316国道沿线大气降尘黑碳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姚瑞珍[1]; 肖文胜[1]; 曹军骥[2,3]; 占长林[1]; 张家泉[1]; 郑敬茹[1]
刊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出版日期2016-04-01
卷号39期号:4页码:154-160
关键词大气降尘 黑碳 焦炭 烟炱 来源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

采用热光反射法对316国道沿线大气降尘中黑碳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降尘黑碳的污染水平和空间变化特征。同时,结合黑碳/有机碳(BC/OC)和焦炭/烟炱(char/soot)比值法来解析降尘黑碳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不同公路段降尘中黑碳含量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变化范围为5.16~35.22 mg/g,平均值为11.46 mg/g,总体污染较为严重。黑碳、焦炭和烟炱含量的高值一般出现在钢铁厂或冶炼厂附近,可能受工业燃煤排放的影响较大。降尘中BC/OC比值的变化范围为0.23~0.63,平均值为0.44,反映了不同地区有机碳来源的不同以及黑碳来源的复杂性。char/soot比值变化较大,平均值为0.90,说明降尘中烟炱组分在黑碳含量中所占比例要稍高于焦炭,也反映出公路沿线机动车排放对降尘黑碳的重要贡献。不同碳组分(有机碳、黑碳、焦炭和烟炱)之间都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指示了其来源的相似性。316国道沿线公路段大气降尘中黑碳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排放,局部地区(如工矿企业周边)受工业排放的影响较大,还有部分采样点可能受居民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排放的影响。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484]  
专题地球环境研究所_粉尘与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占长林[1]
作者单位1.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49
2.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黄石 435003;
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7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姚瑞珍[1],肖文胜[1],曹军骥[2,3],等. 316国道沿线大气降尘黑碳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39(4):154-160.
APA 姚瑞珍[1],肖文胜[1],曹军骥[2,3],占长林[1],张家泉[1],&郑敬茹[1].(2016).316国道沿线大气降尘黑碳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环境科学与技术,39(4),154-160.
MLA 姚瑞珍[1],et al."316国道沿线大气降尘黑碳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环境科学与技术 39.4(2016):154-16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