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青海湖鸟岛水分梯度下草地生物量分配格局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曹军骥[1,3]; 张宝成[1,2]; 魏永林[4]; 朱宝文[5]; 马宗泰[4]; 陈骥[1,2]
刊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出版日期2014-05-15
卷号32期号:3页码:202-208
关键词草地 生物量 等速生长 土壤含水量 青海湖鸟岛流域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

研究了青海湖鸟岛地区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个体与群落水平株高,根长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旨在:(1)在小尺度上调查不同土壤水分梯度对草地高、根长和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影响;(2)在个体和群落水平上检验同速生长理论;(3)为青海湖周边地区地下生物量估计提供数据支持,并讨论环境因素对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比值(R/S)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水平上株高、根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都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群落水平上地上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地下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青海湖流域鸟岛地区个体水平上根长、株高比值的变化范围为0.3~6.0,均值和中值分别为1.6和1.3;个体水平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也有较大的变化范围(0.4~11.3),均值和中值分别为2.5和1.5;群落水平地上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21.59~352.77 g·m~(-2),地下生物量变化范围为741.98~1182.20 g·m~(-2),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值的变化范围为1.4~7.1,均值和中值分别为3.0和1.9。土壤水分在个体和群落水平上都影响到了植物株高、根长以及生物量的分配。基本表现为:个体水平上株高、根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都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群落水平上地上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地下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该区域草地生物量分配规律在个体和群落水平上都不支持等速生长假说。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558]  
专题地球环境研究所_粉尘与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曹军骥[1,3]
作者单位1.青海省海北州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青海 海北州 810200;
2.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台,青海 海北州 810200
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75;
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5.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7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曹军骥[1,3],张宝成[1,2],魏永林[4],等. 青海湖鸟岛水分梯度下草地生物量分配格局初步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32(3):202-208.
APA 曹军骥[1,3],张宝成[1,2],魏永林[4],朱宝文[5],马宗泰[4],&陈骥[1,2].(2014).青海湖鸟岛水分梯度下草地生物量分配格局初步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32(3),202-208.
MLA 曹军骥[1,3],et al."青海湖鸟岛水分梯度下草地生物量分配格局初步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32.3(2014):202-20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