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夏季昼间大气PM_(10)与PM_(2.5)中有机碳、元素碳污染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郑敬茹[1]; 曹军骥[2]; 肖文胜[1]; 姚瑞珍[1]; 占长林[2]; 张勇[1]; 张家泉[1,2]; 刘浩[1] |
刊名 | 环境科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4-01-15 |
卷号 | 34期号:1页码:36-42 |
关键词 | 黄石市 夏季 PM10 PM2. 5 有机碳 元素碳 污染特征 |
文献子类 | 期刊论文 |
英文摘要 | 2012年7月,对黄石市城区夏季昼间大气颗粒物PM_(10)与PM_(2.5)样品进行采集,并用热/光反射法(TOR)分析其中的有机碳(OC)、元素碳(EC).结果显示,新老城区PM_(10)中OC平均含量分别为14.60 μg?m~(-3)和18.70 μg?m~(-3),EC平均含量分别为4. 70μg?m~(-3)和11.02 μg?m~(-3);PM~(2.5)中OC平均含量分别为11.89μg?~(-3)和13.66 μg?m~(-3),EC平均含量分别为2.28μg?m~(-3)和4.96 μg?m~(-3).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昼间黄石市新老城区大气PM_(10)与PM_(2.5)中碳组分浓度变化趋势相同,且老城区大气PM_(10)、PM_(2.5)中的OC和EC含量普遍要比新城区高,且PM_(10)中OC、EC在总碳(TC)的质量分数均高于在PM_(2.5)中,说明黄石市老城区碳污染状况较新城区要严重,其夏季昼间大气粗颗粒物中碳的含量更高.通过对OC/EC及8个碳组分进行探讨,发现黄石市大气颗粒物中OC易形成二次污染,而EC排放以烟炱为主,夏季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是黄石碳污染的重要污染源,生物质燃烧也具有一定影响.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573] ![]() |
专题 | 地球环境研究所_粉尘与环境研究室 |
通讯作者 | 张家泉[1,2] |
作者单位 | 1.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黄石 435003;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75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郑敬茹[1],曹军骥[2],肖文胜[1],等. 黄石市夏季昼间大气PM_(10)与PM_(2.5)中有机碳、元素碳污染特征[J].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36-42. |
APA | 郑敬茹[1].,曹军骥[2].,肖文胜[1].,姚瑞珍[1].,占长林[2].,...&刘浩[1].(2014).黄石市夏季昼间大气PM_(10)与PM_(2.5)中有机碳、元素碳污染特征.环境科学学报,34(1),36-42. |
MLA | 郑敬茹[1],et al."黄石市夏季昼间大气PM_(10)与PM_(2.5)中有机碳、元素碳污染特征".环境科学学报 34.1(2014):36-4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