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黄土高原近 60 年生态治理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2]; 周卫健[1,3,4]; 金 钊[1]; 李相儒 [1,5]
刊名地球环境学报
出版日期2015-08
卷号6期号:4页码:248-254
关键词水土流失 梯田 淤地坝 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治沟造地工程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

黄土高原作为黄河中游独特的地理单元,维系黄河的健康运行和中华文明的传承。本 文简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理背景及水土流失问题,总结分析了近 60 年生态治理的历史,对未 来发展提出了建议。根据主要治理措施的差异,黄土高原近 60年生态治理历史可划分为 5个阶段, 即 1950—1960s 中期、 1960s 中期—1970s 末期、 1970s 末期—1990s 末期、 2000—2010 年、 2010 年至今。这 5 个不同时段,淤地坝、梯田等工程治理和植树造林、植被自然修复等生物治理交 替出现,并逐步走向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全面结合的发展阶段。我们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不能变;科学开展淤地坝建设和治沟造地工程,加快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污染,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861]  
专题地球环境研究所_加速器质谱中心
通讯作者金 钊[1]
作者单位1.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 710049;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610041;
3.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西安 710061;
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5.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信宝[2],周卫健[1,3,4],金 钊[1],等. 黄土高原近 60 年生态治理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J]. 地球环境学报,2015,6(4):248-254.
APA 张信宝[2],周卫健[1,3,4],金 钊[1],&李相儒 [1,5].(2015).黄土高原近 60 年生态治理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地球环境学报,6(4),248-254.
MLA 张信宝[2],et al."黄土高原近 60 年生态治理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地球环境学报 6.4(2015):248-25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