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沙漠南缘土门剖面末次冰消期层段粒度特征及其反映的古气候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孟洁[1]; 温小浩[1]; 李保生[1,2]; 牛东风[1]; 赵占仑[1]; 孙业凤[1]; 杨庆江[1] |
刊名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
出版日期 | 2016-02-01 |
卷号 | 36期号:1页码:165-176 |
关键词 | 土门剖面 粒度 末次冰消期 腾格里沙漠 |
文献子类 | 期刊论文 |
英文摘要 | 腾格里沙漠南缘土门剖面41LD-52L层段由3层黄土状亚砂土、5层砂黄土、2层湖湘和2层古土壤组成,其年代为14 930~11 640 aBP,相当于末次冰消期。分析结果表明,整个末次冰消期层段以粉砂含量占绝对优势,分布范围/平均值21.69%~79.47%/50.33%;砂含量次之,为3.97%~75.37%/38.17%;黏土含量最少,为2.34%~34.02%/11.50%。各不同粒级沉积物、Mz、σ等在垂直方向上呈相反的镜像对称变化。该层段粒度(Mz)指示腾格里沙漠南缘末次冰消期经历了4个以东亚夏季风为主的暖湿气候(W1-W4)与4个冬季风为主的冷干气候(C1-C4),其中W2、W3和W4暖事件与格陵兰GRIP冰心记录的晚阿勒罗德(late Allerod)、早阿勒罗德和波令(Bolling)等暖事件对应;C1、C2和C3冷事件与新仙女木(Younger Dryas,YD)和阿勒罗德(Inter Allerod Cold Period,IACP)冷事件对应。同时,该指标指示的新仙女木冷期(12650~11640 aBP)与波令-阿勒鲁德暖期(14930~ 12650 aBP),可分别与格陵兰GRIP冰心氧同位素记录的新仙女木冷期、波令-阿勒鲁德暖期(B/A转换)在气候性质和相位上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它们之间的良好的对比关系表明,腾格里沙漠南缘气候波动的驱动机制可能与格陵兰冰心代表的北半球高纬度热盐环流驱动机制密切相关。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464] ![]() |
专题 | 地球环境研究所_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
通讯作者 | 温小浩[1] |
作者单位 | 1.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广州 510631; 2.中国科学院 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75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孟洁[1],温小浩[1],李保生[1,2],等. 腾格里沙漠南缘土门剖面末次冰消期层段粒度特征及其反映的古气候[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36(1):165-176. |
APA | 孟洁[1].,温小浩[1].,李保生[1,2].,牛东风[1].,赵占仑[1].,...&杨庆江[1].(2016).腾格里沙漠南缘土门剖面末次冰消期层段粒度特征及其反映的古气候.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36(1),165-176. |
MLA | 孟洁[1],et al."腾格里沙漠南缘土门剖面末次冰消期层段粒度特征及其反映的古气候".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6.1(2016):165-17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