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岩溶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铀及其同位素组成古气候环境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陈琼[1]; 陈琳[1]; 黄嘉仪[1]; 刘淑华[1]; 杨亮[1]; 米小建[1]; 周厚云[1,2]
刊名中国岩溶
出版日期2015-10-15
卷号34期号:5页码:479-485
关键词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 铀含量 (234U/238U)0 古气候环境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

洞穴沉积铀含量及其同位素初始~(234)U/~(238) U[(~(234) U/~(238) U)_0)]变化均与过去气候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文章分别对石笋中U含量和(~(234)U/~(238) U)_0的气候意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多数研究认为洞穴沉积U含量和(~(234)U/~(238) U)_0可能指示土壤湿度和有效降水变化。然而,不管是对洞穴沉积的U含量还是(~(234)U/~(238) U)_0,其气候环境意义解读还存在两种观点。但无论如何,这些研究成果都显示了洞穴沉积的U含量和(~(234) U/~(238) U)_0是研究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替代指标。在未来的研究中,除了土壤环境和过程,还应关注U来源的相对贡献变化和其他微量元素与U元素的关系。这一指标可能在对东亚地区的大气粉尘活动和冬季风演化、地表生物量的变化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499]  
专题地球环境研究所_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通讯作者周厚云[1,2]
作者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7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琼[1],陈琳[1],黄嘉仪[1],等. 岩溶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铀及其同位素组成古气候环境研究进展[J]. 中国岩溶,2015,34(5):479-485.
APA 陈琼[1].,陈琳[1].,黄嘉仪[1].,刘淑华[1].,杨亮[1].,...&周厚云[1,2].(2015).岩溶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铀及其同位素组成古气候环境研究进展.中国岩溶,34(5),479-485.
MLA 陈琼[1],et al."岩溶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铀及其同位素组成古气候环境研究进展".中国岩溶 34.5(2015):479-48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