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粤北岩溶区星子河流域水化学离子特征及其时空变化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陈洲[1,2]; 王兮之[2]; 李保生[1,3]; 关共凑[2]; 梁钊雄[2]; 王军[1,2]
刊名地球与环境
出版日期2014-04-15
卷号42期号:2页码:145-156
关键词粤北 星子河流域 岩石风化 水化学类型 时空变化 相关分析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

星子河流域位于粤西北典型岩溶区,岩溶地貌类型发育齐全。该流域是北江最大支流连江的上游源头,其水资源状况在粤西北和珠江三角洲核心区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弄清楚其水质状况及其变化规律,非常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鉴于此,分冬夏季系统采集星子河流域水样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表明:该流域Ca~(2+)和HCO_3~-含量在水化学中占绝对优势,Ca~(2+)占阳离子平均质量浓度70%以上,HCO_3~-占阴离子平均质量浓度的80%以上;其次是Mg~(2+)和SO_4~(2-),分别约占阳离子和阴离子总量的12%和8%,属于软水和弱矿化度水;星子河流域水化学类型以碳酸盐岩石风化物质和蒸发岩溶解物质来源为主的HCO_3~--Ca~(2+)、HCO_3~--Ca~(2+)·Mg~(2+)型,只有很少水样表现为HCO_3~-·SO_4~(2-)-Ca~(2+)型;从Gibbs图的分析可知:星子河流域水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是岩石风化控制型,大气降水输入和蒸发-浓缩作用对该流域水化学离子的贡献有限;该流域水化学时间变化上表现出明显的降水稀释效应,大部分离子组分冬季含量高于夏季;相关分析表明星子河流域水化学空间变化特征明显,岩溶地质背景深刻的影响着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559]  
专题地球环境研究所_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通讯作者王兮之[2]
作者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广东 佛山 528000;
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洲[1,2],王兮之[2],李保生[1,3],等. 粤北岩溶区星子河流域水化学离子特征及其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球与环境,2014,42(2):145-156.
APA 陈洲[1,2],王兮之[2],李保生[1,3],关共凑[2],梁钊雄[2],&王军[1,2].(2014).粤北岩溶区星子河流域水化学离子特征及其时空变化分析.地球与环境,42(2),145-156.
MLA 陈洲[1,2],et al."粤北岩溶区星子河流域水化学离子特征及其时空变化分析".地球与环境 42.2(2014):145-15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