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沙层含水量与水分来源探讨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赵景波[1,2]; 邵天杰[1]; 侯雨乐[1]; 吕晓虎[1]; 董治宝[1,3] |
刊名 | 自然资源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1-04 |
卷号 | 26期号:4页码:694-702 |
关键词 | 巴丹吉林高大沙山 沙层含水量 水分来源 水分运移 水分存在形式 水分平衡 |
文献子类 | 期刊论文 |
英文摘要 | 为了查明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沙层含水量、水分来源等问题,于2009年5月大沙山区进行了15个5 m深钻孔的采样研究。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干沙层分布深度比降水较多地区干沙层分布深度大,湿沙层含水量比降水多的地区低,指示该区的湿沙层含水量一般小于2%是当地气候条件下的正常现象。该区沙层水分主要以薄膜水的形式存在,并具有向下运移的特点,表明完全有可能成为湖水和地下水的来源之一。高大沙山区沙层含水量空间差异明显,洼地含水量最高与平地含水量较高,是大气降水向地下入渗的渠道。高大沙山区厚度小的干沙层的存在表明该区沙层水分受蒸发作用影响深度小,这能够有力促进大气降水通过入渗转化为地下水,这是在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大气降水有可能入渗到达地下水位并成为湖水来源的主要原因。该区水分具有正平衡的显示,这是沙层水分入渗快和受蒸发作用影响深度小造成的,属于沙层水理性质决定的水分正平衡。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756] ![]() |
专题 | 地球环境研究所_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
通讯作者 | 赵景波[1,2] |
作者单位 | 1.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 西安 710062; 2.中国科学院 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5; 3.中国科学院 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景波[1,2],邵天杰[1],侯雨乐[1],等.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沙层含水量与水分来源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4):694-702. |
APA | 赵景波[1,2],邵天杰[1],侯雨乐[1],吕晓虎[1],&董治宝[1,3].(2011).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沙层含水量与水分来源探讨.自然资源学报,26(4),694-702. |
MLA | 赵景波[1,2],et al."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沙层含水量与水分来源探讨".自然资源学报 26.4(2011):694-70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