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明清时期旱灾与干旱气候事件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郁科科[1]; 赵景波[1,2]; 罗大成[1] |
| 刊名 | 干旱区研究
![]() |
| 出版日期 | 2011-03 |
| 卷号 | 28期号:2页码:288-293 |
| 关键词 | 明清时期 干旱灾害 时空分布 发生原因 干旱等级 河西走廊 |
| 文献子类 | 期刊论文 |
| 英文摘要 | 通过对河西走廊明清时期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该时期干旱灾害等级、时间、空间特征、成因以及气候事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明清时期542年中共发生旱灾83次,平均6.5年发生1次。该地区旱灾可分为4个等级,轻度旱灾、中度旱灾、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分别发生13次、44次、19次和7次,发生频率依次为16%,53%,23%和8%。河西走廊明清时期旱灾在时间上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晚期为旱灾高频期,早期和中期为低频期,从早期到晚期旱灾频次总体呈上升趋势。该地区旱灾在空间上存在自东向西递减的显著差异,这主要是人类过度、不合理开发水资源的结果。该地区明清时期旱灾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气候变化,人类不合理开发河西绿洲加剧了旱灾的发生。河西走廊公元1763-1771年连续发生的旱灾确定为一次干旱气候事件。 |
| 语种 | 中文 |
| 源URL | [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785] ![]() |
| 专题 | 地球环境研究所_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
| 通讯作者 | 赵景波[1,2] |
| 作者单位 | 1.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75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郁科科[1],赵景波[1,2],罗大成[1]. 河西走廊明清时期旱灾与干旱气候事件初步研究[J]. 干旱区研究,2011,28(2):288-293. |
| APA | 郁科科[1],赵景波[1,2],&罗大成[1].(2011).河西走廊明清时期旱灾与干旱气候事件初步研究.干旱区研究,28(2),288-293. |
| MLA | 郁科科[1],et al."河西走廊明清时期旱灾与干旱气候事件初步研究".干旱区研究 28.2(2011):288-29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