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连江流域近18年来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甘春英[1,2]; 王兮之[2]; 李保生[1,3]; 梁钊雄[2]; 李志文[4]; 温小浩[1]
刊名地理科学
出版日期2011-08
卷号31期号:8页码:1019-1024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 连江流域 岩溶区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

以TM影像为数据源,运用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和分析连江流域1988和2006年植被演变特点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将两期影像的植被覆盖度图与连江流域分岩溶区地质图进行叠加,进而分析地质构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受气候及与人文因素的影响,1988~2006年连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有所增加。表现为较高和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低、较低和中度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②受地质构造影响,非岩溶区的植被质量优于岩溶区。③在空间分布上,近18 a来连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较显著。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813]  
专题地球环境研究所_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通讯作者王兮之[2]
作者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广东 佛山 528000;
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61;
4.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7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甘春英[1,2],王兮之[2],李保生[1,3],等. 连江流域近18年来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J]. 地理科学,2011,31(8):1019-1024.
APA 甘春英[1,2],王兮之[2],李保生[1,3],梁钊雄[2],李志文[4],&温小浩[1].(2011).连江流域近18年来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地理科学,31(8),1019-1024.
MLA 甘春英[1,2],et al."连江流域近18年来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地理科学 31.8(2011):1019-102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