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近 51 年极端气温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夏 菲[1]; 赵景波[ 1, 2] |
刊名 | 地球环境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5-02 |
卷号 | 6期号:1页码:1-10 |
关键词 | 极端气温 变化趋势 周期 近 51 年 四川乐山 |
文献子类 | 期刊论文 |
英文摘要 | 基于 1962—2012 四川省乐山市每日气温资料,运用线性拟合及累积距平、 Morlet 复数 小波等方法对 WMO 发布的 10 种极端气温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 极端最高 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都有上升趋势,霜冻、冷夜、冷昼呈下降趋势,夏日、热夜、暖夜、暖昼 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 (2) 年极端最高气温、暖夜、暖昼存在着 27 a 左右的周期,夏日、霜冻、 热夜、冷夜、冷昼存在着 28 a 左右的周期,年极端最低气温存在着 11 a 左右的周期。除年极端 最低气温外,其他的极端气温指数虽然主控周期不一致,但都存在 28 a 左右的周期。冷昼和暖 昼变化较为复杂,存在 4 个周期。 (3) 极端天气暖指数呈上升趋势,夏日、热夜、暖夜、暖昼 分别增加了 15 天、 21 天、 32 天、 29 天,极端天气冷指数呈下降趋势,霜冻、冷夜、冷昼分别 减少了 2 天、 24 天、 4 天,乐山地区发生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增加。 (4) 乐山市极端天气现 象的发生与日益增加的人类活动以及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密切相关。由于乐山市独特的地理位置, 随着乐山市极端天气现象可能性的增加,乐山市发生干旱、洪涝、山地灾害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 需要做好预防准备。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846] ![]() |
专题 | 地球环境研究所_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
作者单位 | 1.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062;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夏 菲[1],赵景波[ 1, 2]. 四川省乐山市近 51 年极端气温变化研究[J]. 地球环境学报,2015,6(1):1-10. |
APA | 夏 菲[1],&赵景波[ 1, 2].(2015).四川省乐山市近 51 年极端气温变化研究.地球环境学报,6(1),1-10. |
MLA | 夏 菲[1],et al."四川省乐山市近 51 年极端气温变化研究".地球环境学报 6.1(2015):1-1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