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延安黄土沟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陈怡平[1]; 骆世明[2]; 李凤民[3]; 林文雄[4]; 杨正礼[5]; 王凯博 [1] |
刊名 | 地球环境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5-10 |
卷号 | 6期号:5页码:265-269 |
关键词 | 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 治沟造地 生态农业 |
文献子类 | 期刊论文 |
英文摘要 | 黄土高原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该区总面积大约 64 万平方公里,养育了约 1 亿人口。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了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草) 工程取得的成效,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发展现代农业, 2013 年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 批准在延安市实施治沟造地重大工程,总规模 50.67 万亩,总投资 51.72 亿元。 2015 年,全市累 计完成治沟造地面积 21 万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目前仍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建 议坚持造田不毁林的原则,增加造地成本投入,建设高质量农田,科学管理提高效益,科学评估、 稳妥推广,以促进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863] ![]() |
专题 | 地球环境研究所_生态环境研究室 |
通讯作者 | 骆世明[2]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 710061; 2.华南农业大学 农学院, 广州 510642; 3.兰州大学 干旱农业生态研究所, 兰州 730000; 4.福建农林大学 生命科学院, 福州 350002; 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怡平[1],骆世明[2],李凤民[3],等. 对延安黄土沟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J]. 地球环境学报,2015,6(5):265-269. |
APA | 陈怡平[1],骆世明[2],李凤民[3],林文雄[4],杨正礼[5],&王凯博 [1].(2015).对延安黄土沟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地球环境学报,6(5),265-269. |
MLA | 陈怡平[1],et al."对延安黄土沟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地球环境学报 6.5(2015):265-26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