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干旱特征及其治理对策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 | 陈洪松 ; 王克林 |
出版日期 | 2004 |
会议日期 | 2004 |
关键词 | 岩溶干旱 岩溶水 植被恢复重建 |
页码 | 70-73 |
中文摘要 | 在缺水、少土、植被覆盖率低的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具体表现为环境容量小、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低和自我调节能力差。长期强烈岩溶化作用产生的地表地下双层空间结构导致水源漏失、深埋,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土层浅薄、土壤持水性能低,加上缺乏植被系统的调节,岩溶地区出现了湿润气候条件下特殊的干旱现象——岩溶干旱,形成了地表水资源十分缺乏而地下水很丰富,但难以开采利用的独特局面。岩溶干旱的治理应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一方面大力开发利用岩溶水,建立蓄、引、提水工程,但要注意岩溶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另一方面积极进行植被恢复重建,提高表层岩溶带的调蓄功能,保障水利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 |
源URL | [http://159.226.152.9/handle/343003/2521] ![]() |
专题 |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_亚热带所知识产出(1978-2005) _会议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洪松,王克林. 岩溶干旱特征及其治理对策[C]. 见:. 200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