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湘北红壤低丘岗地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文献类型:成果

主要完成人彭廷柏 ; 肖庆元* ; 黄道友 ; 郭志强* ; 钱长发 ; 古汉虎 ; 廖舫林* ; 汪协清* ; 安瑞春
获奖日期2000
获奖类别湖南省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三等奖
中文摘要率先阐明了湘北红壤丘岗区季节性干旱发生规律与基本对策,发现了土体“富水层”及其保水抗旱效应,提出了建立土体“富水层”和以作物高产高效为中心的节水避旱栽培技术原理,以及合理调蓄地表水资源(主要是降水)抵御本区季节性干旱的配套技术措施;首次揭示了丘岗地开发中的水、土、土壤营养元素运动规律:坡地不同经营方式下降水径流系数增加10个百分点,土壤侵蚀模数增加1倍、土壤10种营养元素流失量增加2倍以上,集水区塘堰拦蓄10%的降水,可拦截78.8%的侵蚀土壤、65.3%的流失营养元素,建立了土壤侵蚀模数<100t/km2.y的坡地经营模式;深刻阐明了红壤丘岗区塘堰、水库水体4种类型及其N/P比值特点与鱼类食用藻类种群变化关系,提出了鲜鱼产量成倍增加的技术原理,建立了灌溉型与稳定型塘堰高产养鱼的两种模式;全面、系统研究了稻田4种水型特点及其23种复种制度的经济、生态效应,提出了实用的高效持续种植制度;深入研究了试区农田种植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4种村级农业结构模式和集水区土地开发利用类型,提出了农业结构的演化规律、发展机制和丘岗区土地开发利用途径; 针对湘北丘岗区农业生产实际,研究提出了以“五沟”治水、增肥调养为重点的低产田土改良技术,水稻、玉米、苎麻高产关键技术,丘岗地林果茶合理布局(经济生态型、生态经济型)和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果树优质丰产栽培(亩产万斤优质果)、低产茶园改造与“桃源白毫”名茶精加工技术,畜禽良种生产体系与高效经济饲料配方技术。同时,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紧密结合,由试验区到县、市、湘北地区推广应用本成果42.69万hm2,获直接经济效益87665.8万元,成果整体居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可广泛应用于南方红黄壤丘陵地区农业综合开发与持续发展,和农、林、牧、渔、水利以及生态学领域。
语种中文
源URL[http://159.226.152.9/handle/343003/596]  
专题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_亚热带所知识产出(1978-2005) _成果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彭廷柏,肖庆元*,黄道友,等. 湘北红壤低丘岗地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