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互联网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史英海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4-04-04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导师王越超
关键词互联网 遥操作 机器人遥操作 AoTICC IP QOS
学位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中文摘要随着机器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互联网作为机器人遥操作系统的控制通道,形成基于互联网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正成为机器人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结合互联网技术和控制理论的最新发展,在TCP/IP协议框架下,本文对基于互联网的机器人遥操作技术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遥操作技术相关的理论、技术、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可行的、有效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和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并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单操作者单机器人的遥操作任务,探讨了基于互联网的多操作者多机器人的遥操作协作问题并实践了基于互联网的机器人协作任务。本文提出了与互联网模型相兼容的层次化的机器人遥操作体系结构——AoTICC,该体系结构符合机器人系统的设计要求。该体系结构由交互层、控制层、通讯层构成,通过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合理地划分,明确了系统功能设计任务,有助于遥操作系统设计的标准化。在AoTICC框架下,采用合理的网络软件结构,本文设计了机器人遥操作系统的原型系统。通过对TCP/IP协议的深入分析,为满足常规的控制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本文提出了具有实时性保障的基于互联网的机器人遥操作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并提出了预测补偿的实时数据通讯策略。同时,本文设计了基于网络的远程机器人示教系统,并在MOTOMAN机器人系统上实践了远程示教任务。通过对互联网媒体的分析研究,在虚拟现实理论的启发下,本文提出了以力媒体为基于互联网的遥操作系统的主媒体的设计思想。通过对基于事件的控制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出并构建了基于事件的双向力反馈遥操作系统,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本文分析研究了IP QoS技术与机器人遥操作技术结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IP QoS技术的集成业务体系结构的框架下,提出基于IP QoS技术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最后,介绍了基于互联网的机器人遥操作实验情况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2-07-26
源URL[http://ir.sia.ac.cn/handle/173321/9081]  
专题沈阳自动化研究所_机器人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史英海. 基于互联网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研究[D].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0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