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茶毛虫发生规律及性诱剂防治效果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肖润林 ; 侯柏华 ; 盛良学 ; 杨西强 ; 汤宇
刊名湖南农业科学
出版日期2005
期号1页码:54-55
关键词茶毛虫 性信息素引诱剂 有机茶
中文摘要茶毛虫是中国茶叶生产的主要害虫,也是长沙地区主要茶园害虫之一,一年发生3代。茶毛虫危害主要是幼虫,第一代幼虫发生量最大,一般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茶毛虫成虫白天多静伏在茶丛间叶背,黄昏后开始活动,晚上7~11时活动最盛。采用人工捕杀防治、化学防治、性诱剂诱杀3种处理后,茶毛虫第二代幼虫田间虫口密度均极显著低于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对照,3种防治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诱剂诱杀方法可在生产实践中替代化学防治,作为茶毛虫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生产有机茶叶的一条重要措施。
公开日期2012-11-05
源URL[http://159.226.152.9/handle/343003/4655]  
专题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_亚热带所知识产出(1978-2005) 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肖润林,侯柏华,盛良学,等. 茶毛虫发生规律及性诱剂防治效果研究初报[J]. 湖南农业科学,2005(1):54-55.
APA 肖润林,侯柏华,盛良学,杨西强,&汤宇.(2005).茶毛虫发生规律及性诱剂防治效果研究初报.湖南农业科学(1),54-55.
MLA 肖润林,et al."茶毛虫发生规律及性诱剂防治效果研究初报".湖南农业科学 .1(2005):54-5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