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EMD的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多尺度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刘会玉 ; 林振山 ; 张明阳
刊名自然资源学报
出版日期2005
期号5页码:745-751
关键词粮食产量 波动 经验模态分解 多尺度 本征模函数
中文摘要论文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产量存在3年和9年左右的准周期波动,并以9年左右的波动为主。从粮食产量波动的趋势量分布来看,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粮食增长停滞;在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两个影响因子进行EMD分解时发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单产是粮食产量3年左右波动的控制因子,而粮食播种面积却是粮食产量9年左右波动的主要控制因子。对两个尺度的周期性波动分析发现,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幅度近年来不断增加,这将给我国已经相当紧张的粮食供需关系带来巨大的隐患。由于3年和9年左右的两个准周期波动在2005~2006年期间都将处于波谷,论文预测2005或2006年的粮食将严重短缺,并且短期内我国粮食产量仍会下降,但是较长期内粮食产量将回升。
公开日期2012-11-05
源URL[http://159.226.152.9/handle/343003/4751]  
专题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_亚热带所知识产出(1978-2005) 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会玉,林振山,张明阳. 基于EMD的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多尺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5(5):745-751.
APA 刘会玉,林振山,&张明阳.(2005).基于EMD的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多尺度分析.自然资源学报(5),745-751.
MLA 刘会玉,et al."基于EMD的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多尺度分析".自然资源学报 .5(2005):745-75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