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雄性不育产生的原因及其恢保关系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裴新澍 |
刊名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
出版日期 | 1982 |
卷号 | 3期号:3页码:46-51 |
关键词 | 雄性不育系 籼稻品种 恢复系 恢保关系 粳稻品种 杂交 水稻雄性不育 亲缘关系 野生稻 保持系 |
中文摘要 | 一、引言 植物雄性不育既然证明是一个数量性状,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归纳起来有两种:①在进行远缘杂交时,由于杂交亲本的亲缘关系疏远,矛盾太大,来自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不能取得协调,在形成花粉过程中,使生理、生化的代谢失去了平衡;或者不能形成某种酶或其他活性物质,因而 |
原文出处 | http://epub.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NXDH198203012&dbname=CJFQ1982 |
公开日期 | 2013-02-22 |
源URL | [http://159.226.152.9/handle/343003/5821] ![]() |
专题 |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_其他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裴新澍. 水稻雄性不育产生的原因及其恢保关系[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82,3(3):46-51. |
APA | 裴新澍.(1982).水稻雄性不育产生的原因及其恢保关系.农业现代化研究,3(3),46-51. |
MLA | 裴新澍."水稻雄性不育产生的原因及其恢保关系".农业现代化研究 3.3(1982):46-5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