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陵景观土地利用变化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刘欢瑶 ; 周萍 ; 朱捍华 ; 吴金水 ; 邹冬生 |
刊名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
出版日期 | 2012 |
卷号 | 33期号:3页码:359-362 |
关键词 | 红壤丘陵 景观尺度 有机碳 土地利用变化 |
中文摘要 | 为研究区域景观尺度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利用野外实地采样中1264个土壤样点有机碳含量的调查,采用遥感和GIS手段,分析红壤丘陵景观1933-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稻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稻田与林地、茶园呈双向演替机制,以林地转变为稻田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方式,集中在高程50m-150 m内。稻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4.3 g/kg,显著大于林地(13.0 g/kg)和茶园(9.5 g/kg)(p<0.01);且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变异系数仅为26.0%,明显低于林地(55.5%)和茶园(50.9%)。1933-2005年间,由稻田转变为其他利用方式(主要为林地和茶园)的面积为1233.53 hm2,共损失碳10015 t,而由其他利用方式转变为稻田的面积为1598.90 hm2,共增加碳15372 t。总体而言,1933-2005年间稻田土壤表层碳库呈增加的趋势,表现为碳增汇;土壤有机碳储量在高程50m-150 m内受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方向和程度最为显著。因此,保护和增加50m-150 m高程内的稻田面积对于提升亚热带红壤丘陵区的固碳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
原文出处 | http://epub.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NXDH201203028&dbname=CJFQ2012 |
公开日期 | 2013-03-25 |
源URL | [http://159.226.152.9/handle/343003/12681] ![]() |
专题 |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_其他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欢瑶,周萍,朱捍华,等. 红壤丘陵景观土地利用变化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3):359-362. |
APA | 刘欢瑶,周萍,朱捍华,吴金水,&邹冬生.(2012).红壤丘陵景观土地利用变化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农业现代化研究,33(3),359-362. |
MLA | 刘欢瑶,et al."红壤丘陵景观土地利用变化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农业现代化研究 33.3(2012):359-36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