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靶向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特异性分子影像探针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芦鑫淼
答辩日期2019-06-01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导师张岚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EGFR 分子影像探针 ~(18)F-icotinib ~(125)I-Necitumumab
英文摘要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在各类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患者人数占肺癌患者总人数的85%以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EGFR)是一类位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在绝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病例中均过量表达,其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新生血管生成及预后等行为密切相关。EGFR靶向治疗是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手段之一,然而只有EGFR高表达和/或突变表达的患者对EGFR靶向治疗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响应率,不加选择的使用EGFR靶向药物,将使治疗的总有效率偏低,延误病人病情。靶向EGFR的PET和SPECT显像可以无创地提供肿瘤EGFR的表达状态,实现肺部癌变的早期诊断,EGFR靶向治疗敏感型患者的准确筛选和治疗结果的实时监测,对患者整体状态的全面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以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表面的EGFR为靶点,选择对EGFR具有良好靶向能力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EGFR-Mab)作为靶向分子,设计、合成了两种对EGFR具有特异性的核医学分子影像探针,即~(18)F-icotinib和~(125)I-Necitumumab。~(18)F-icotinib是一种含有喹啉环结构的小分子EGFR-TKI类PET探针,其通过CuAAC反应制备,探针的放射化学纯度>99%,衰变矫正后放射化学产率为44.8%。~(18)F-icotinib脂水分配系数Log P=1.28±0.04(n=6),表明其具有一定亲脂性。探针表现出优异的体内外稳定性、良好的体外细胞结合能力和摄取特异性。A549异种移植肿瘤模型鼠的体内分布结果和PET-CT显像研究表明,~(18)F-icotinib在A549肿瘤中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摄取,而在绝大多数非靶器官中摄取较低,肿瘤处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平均标准摄取值(SUVave)分别为0.65和0.35。~(18)F-icotinib对于EGFR阳性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的PET显像特异、精准,具有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的潜力。~(125)I-Necitumumab是一种EGFR单克隆抗体类SPECT探针。~(125)I-Necitumumab通过固相氧化法合成,放射化学纯度>99%。探针脂水分配系数Log P=-0.32±0.03(n=6),表明其具有一定亲水性。~(125)I-Necitumumab表现出良好的体外稳定性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体外结合能力。探针的小鼠体内分布研究和A549、HCC827异种移植肿瘤模型鼠的SPECT-CT显像研究表明,~(125)I-Necitumumab探针对EGFR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同时探针呈现较低的背景摄取,在大多数非靶器官中不产生明显积累。因此,在SPECT-CT图像中,探针可产生明显的肿瘤-背景摄取比,肿瘤在图像中清晰可见。该探针具有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的潜力。
语种中文
页码73
源URL[http://ir.sinap.ac.cn/handle/331007/31225]  
专题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1-2017年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芦鑫淼. 靶向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特异性分子影像探针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