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面向非合作目标的柔性捕获器设计与动力学建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康荣杰1,2; 周永翔2; 杨铖浩2
刊名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出版日期2022
卷号55期号:2页码:174-183
关键词非合作目标捕获 臂群捕获 柔性臂动力学 结构设计
ISSN号0493-2137
其他题名Design and Dynamic Modeling of a Flexible Catcher for Noncooperative Targets
产权排序1
英文摘要

为更好地实现对动态非合作目标的捕获,设计开发了一种多臂式柔性捕获器。这种捕获器的原理类似海葵等生物捕猎的方式,不依赖单个柔性臂的精准夹持而是靠多根臂所构成的臂群实现聚拢、挤压等动作,以完成对目标物体的捕获.基于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原理对非合作目标物体与柔性臂的碰撞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发生碰撞后柔性臂与目标物体各自的运动参数.为进一步分析柔性臂的动态变形过程,采用多个线性关节和扭转关节的组合对单根柔性臂进行描述,并基于牛顿法对各离散关节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柔性臂的动力学模型。将柔性臂整个变形过程离散为多个微小时间段运动的集合,通过动力学分析得到当前时刻的动力学参量,经过一个微小时间内的运动后即可得到下一时刻各质点的位置,迭代进行上述步骤便得到了柔性臂的动态变形过程。而后,通过实验确定单臂动力学模型的最优参数,并将参数优化后的动力学模型在不同加载情况下与单臂样机进行对比,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在单臂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包括多根柔性臂的捕获器三维模型,进行非合作目标捕获的仿真与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臂群式柔性捕获器能够很好地完成动态非合作目标捕获任务,所建立的捕获器三维仿真模型可以基本反映动态捕获过程。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7130477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5393)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B1304600) ; 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2019-O04)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JCYBJC19100)
源URL[http://ir.sia.cn/handle/173321/30121]  
专题沈阳自动化研究所_空间自动化技术研究室
通讯作者康荣杰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天津大学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康荣杰,周永翔,杨铖浩. 面向非合作目标的柔性捕获器设计与动力学建模[J].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22,55(2):174-183.
APA 康荣杰,周永翔,&杨铖浩.(2022).面向非合作目标的柔性捕获器设计与动力学建模.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55(2),174-183.
MLA 康荣杰,et al."面向非合作目标的柔性捕获器设计与动力学建模".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55.2(2022):174-18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