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页
机构
成果
学者
登录
注册
登陆
×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校外用户登录
CAS IR Grid
机构
海洋研究所 [2]
昆明植物研究所 [1]
过程工程研究所 [1]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
采集方式
OAI收割 [5]
内容类型
专利 [2]
期刊论文 [2]
会议论文 [1]
发表日期
2014 [1]
2013 [1]
2009 [1]
2008 [1]
2005 [1]
学科主题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5条,第1-5条
帮助
条数/页: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排序方式:
请选择
题名升序
题名降序
提交时间升序
提交时间降序
作者升序
作者降序
发表日期升序
发表日期降序
合欢花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期号: 10, 页码: 1845-1851
作者:
陈纪军
;
耿长安
;
张雪梅
收藏
  |  
浏览/下载:41/0
  |  
提交时间:2015/01/20
合欢花
甲酰化衍生物
人工产物
单萜
倍半萜
聚酮合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会议论文
OAI收割
The Ninth National Symposium on Enzyme Engineering,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2013-11-14
作者:
郑舰艇
收藏
  |  
浏览/下载:25/0
  |  
提交时间:2016/03/29
合酶
聚酮化合物
催化机制
两性霉素
结构域
人工构建
催化过程
次级代谢产物
类结构
生物活性
根分泌物与根际化学作用
期刊论文
OAI收割
2009, 页码: 1
作者:
孔垂华
收藏
  |  
浏览/下载:19/0
  |  
提交时间:2016/12/06
土壤动物
化学作用
光合作用产物
人工生态系统
化学生态学
次生物质
有机小分子
间种
栉孔扇贝G-型溶菌酶基因多态性标记筛选及其辅助育种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810015048.4, 申请日期: 2008-09-03, 公开日期: 2008-09-03
宋林生
;
李凌
;
赵建民
收藏
  |  
浏览/下载:39/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
2)抗病群体和敏感群体的制备
3)抗病相关G-型溶菌酶基因标记的筛选
4)携带抗病相关基因标记个体的快速筛查。1)栉孔扇贝G-型溶菌酶基因启动区部分序列的克隆:参照分子克隆所述方法从栉孔扇贝闭壳肌中提取总DNA
根据已知的G-型溶菌酶基因序列在其启动子区设计引物
即从不同海区和养殖场收集栉孔扇贝个体
PCR扩增42个敏感个体和40个抗病个体的G-型溶菌酶启动区序列后
其中-754ID和-754II个体在抗病群体和敏感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无显著差别
一种栉孔扇贝抗病相关G-型溶菌酶基因标记
克隆得到一段762个碱基的DNA序列
用病原菌浸泡感染
针对-754TATCTCGATCAGG插入/缺失(I/D)及-391A/G转换分别选用Taq I和Hap I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
而-391AA个体在敏感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抗病群体
其特征在于它的技术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栉孔扇贝G-型溶菌酶基因启动区部分序列的克隆
连入T载体后进行测序
根据死亡时间判断扇贝对病原菌感染抵抗能力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
-391AG个体在抗病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敏感群体。因此
获得其核苷酸序列。2)抗病群体和敏感群体的制备:采用人工感染的方法获得抗病群体和敏感群体
将扇贝分为抗病群体和敏感群体。3)抗病相关G-型溶菌酶基因标记的筛选:对来自5个个体的10个克隆进行了测序
各发现两种基因型
将-391AA作为疾病敏感相关的G-型溶菌酶基因标记
发现了10处多态性位点
-754II
而将-391AG作为抗病相关的G-型溶菌酶基因标记。4)携带抗病相关基因标记个体的快速筛查:取栉孔扇贝个体全血1μl作为模版
-754ID
PCR扩增G-型溶菌酶基因启动区序列
-391AA和-391AG
用Hap II对产物进行酶切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后
选择-391AG个体作为抗病个体。
龙须菜选育品系和野生型及相关种鉴定的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410021012.9, 申请日期: 2005-07-20, 公开日期: 2005-07-20
段德麟
;
李文红
;
胡自民
收藏
  |  
浏览/下载:64/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龙须菜选育品系和野生型及相关种鉴定的方法
提取缓冲液的组成为:100mmolL-1Tris.HCl
(2)PCR扩增:龙须菜ITS区扩增的特异引物P1
P2:5’GGGATCCATATGCTTAAGTTCAGCGGGT3’
利用该引物对步骤(1)提取的DNA为模板
(3)PCR产物纯化
(4)DNA序列测定:纯化后的DNA进行序列测定
(5)DNA序列数据分析:待分析的rDNAITS区的序列一经测定
建立用于鉴别龙须菜种内和种间差异的RAPD和ISSR特异指纹图谱
2)RAPD和ISSR引物的合成
3)根据扩增条带的多态性
其特征在于:龙须菜的rDNAITS全序列的获取
pH8.0
P2的序列分别为:P1:5’GGGATCCGTTTCCGTAGGTGAACCTGC3’
位于26S上
对总DNA进行PCR扩增反应
确立rDNAITS区
用对位排列软件ClustalW进行对位排列
步骤如下:1)总DNA提取
从大量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的扩增出特征条带的引物
构建龙须菜选育品系及野生型和相关种的RAPD和ISSR特异指纹图谱。
步骤如下:(1)总DNA提取:取新鲜健康的藻体材料
50-100mmolL-1EDTA
位于18S上
包括ITS1和5.8S区的全序列
并辅以人工校对
用无菌水处理后
0.2-0.5MNaCl
用系统进化分析各样品DNA序列与数据库中各个序列间的差异
在液氮种研磨成粉末
5%β-巯基乙醇
提取总DNA
0.2%PVP-40
1.0-2.5%SDS
提取所用的KAc浓度为4.0-5.0M
pH值范围在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