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页
机构
成果
学者
登录
注册
登陆
×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校外用户登录
CAS IR Grid
机构
近代物理研究所 [7]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
力学研究所 [2]
青海盐湖研究所 [2]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
过程工程研究所 [1]
更多
采集方式
OAI收割 [21]
内容类型
期刊论文 [13]
学位论文 [5]
会议论文 [3]
发表日期
2023 [1]
2022 [1]
2018 [1]
2017 [1]
2015 [1]
2013 [2]
更多
学科主题
高新技术中的两相流与... [2]
红外探测材料与器件 [1]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21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排序方式:
请选择
题名升序
题名降序
发表日期升序
发表日期降序
提交时间升序
提交时间降序
作者升序
作者降序
用于收集岸基海浪能的弹簧辅助摩擦纳米发电机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热带海洋学报, 2023, 卷号: 42, 期号: 4, 页码: 176-183
作者:
徐庆跃
;
潘远超
;
马浩翔
;
李长征
;
刘炜灏
  |  
收藏
  |  
浏览/下载:29/0
  |  
提交时间:2023/11/06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contact-separation
elastic potential energy
shore-based wave energy
self-powered sensors
摩擦纳米发电机
接触-分离式
弹性势能
岸基海浪能
自供电传感器
镁基水合盐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研究
学位论文
OAI收割
青海省西宁市: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
作者:
张生娣
  |  
收藏
  |  
浏览/下载:30/0
  |  
提交时间:2022/07/14
六水氯化镁,共晶水合盐,相变储能材料,相分离,过冷
无机水合盐相变储能材料的过冷及相分离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盐湖研究, 2018, 卷号: 26, 期号: 01, 页码: 81-86
作者:
李玉婷
;
周永全
;
葛飞
;
曹萌萌
;
王世栋
  |  
收藏
  |  
浏览/下载:19/0
  |  
提交时间:2019/06/11
无机水合盐
相变储能材料
过冷
相分离
基于二噻吩并咔唑与苯并噻二唑的 D-A 型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学位论文
OAI收割
硕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
作者:
荣梓清
收藏
  |  
浏览/下载:62/0
  |  
提交时间:2016/04/27
由于给体片段(D)和受体片段(A)间的电荷转移
D-A型共轭高分子通常具有较小的光学带隙
且分子偶极矩较大
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强
利于获得高的载流子迁移率
因此
D-A型共轭聚合物是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
稠环分子由于具有刚性平面的构型
重组能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引入D-A型共轭聚合物体系中。因此
本文以二噻吩并[2
3-b:7
6-b]咔唑(C1)和二噻吩并[3
2-b:6
7-b]咔唑(C2)两个稠环单元作为给体片段
苯并噻二唑(BT)单元作为受体片段合成了一系列D-A型共轭聚合物
并且对它们的光物理性质
电化学性质
载流子传输和光伏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 (1)合成了基于二噻吩并咔唑和烷氧基取代的BT单元的两个聚合物P(BT-C1)和P(BT-C2)
它们均是无定形聚合物。 尽管P(BT-C1)和P(BT-C2)在分子结构上只有硫原子位置不同的差别
但两者在长波长和短波长范围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相对吸收强度。 通过理论模拟可以发现
两个聚合物骨架构象完全不同
P(BT-C1)的骨架较为弯曲
而P(BT-C2)的骨架线性较好。因此
基于P(BT-C2)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的迁移率较高
达到5.4×10-3 cm2V-1s-1
而P(BT-C1)的OTFT迁移率较低
为1.9×10-3 cm2V-1s-1。 P(BT-C2)的HOMO能级比P(BT-C1)深0.2 eV左右
因此
基于P(BT-C2)的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器件的开路电压(Voc)明显高于P(BT-C1)
而P(BT-C1)与PC71BM共混薄膜相分离更加明显
导致P(BT-C1)的OSC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Jsc)和填充因子(FF)较高
两个聚合物的能量转换效率(PCE)相差不多
均在5%左右。 (2)以C2为给体单元
BT和二氟代BT为受体单元
合成了两个共轭聚合物P(C6BT-C2)和P(C6BT2F-C2)。与P(BT-C2)相比
P(C6BT-C2)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HOMO能级升高
光谱红移。在BT单元上引入F原子后
聚合物的HOMO能级由P(C6BT-C2)的-5.00 eV降低到P(C6BT2F-C2)的-5.20 eV
同时帯隙变窄。 理论模拟发现两者的分子平面性比P(BT-C2)有很大改善
但分子骨架构象较为弯曲。基于P(C6BT-C2)与P(C6BT2F-C2)的OTFT器件在150 oC退火后载流子迁移率分别为4.8×10-3 和4.9×10-3 cm2V-1s-1 。由于与PC71BM共混薄膜的相分离不明显
基于P(C6BT-C2)与P(C6BT2F-C2)的OSC器件的Jsc和FF较低
PCE均小于2%。
给受体型单分散共轭齐聚物的设计、合成与表征
学位论文
OAI收割
博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作者:
曲建飞
收藏
  |  
浏览/下载:20/0
  |  
提交时间:2016/09/13
单分散共齐聚物
层状纳米相分离形貌
载流子迁移率
CT态寿命
单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
入射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的直接数值模拟
会议论文
OAI收割
中国力学大会——2013, 中国北京, 2013-08-19
作者:
李新亮
;
何志伟
;
梁贤
收藏
  |  
浏览/下载:35/0
  |  
提交时间:2014/04/02
湍流边界层干扰
直接数值模拟
入射激波
壁面压力
逆压梯度
群速度控制格式
边界层湍流
反射激波
低频振荡
高频振荡
湍流结构
DNS
分配机制:统计特征:强分离:流动参数:湍能:平板:流向:0
加热方式对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系统传热特性的影响
会议论文
OAI收割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2012
陈欢1
;
张良1
;
朱子钦1
;
范利武1
;
2
;
俞自涛1
;
胡亚才1
;
洪荣华1
;
樊建人2
收藏
  |  
浏览/下载:26/0
  |  
提交时间:2013/03/20
太阳能热利用
加热方式
自然循环
分离型热管
加热方式对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系统传热特性的影响
会议论文
OAI收割
2012
作者:
俞自涛1
;
胡亚才1
;
洪荣华1
;
樊建人2
;
陈欢1
  |  
收藏
  |  
浏览/下载:18/0
  |  
提交时间:2013/03/20
太阳能热利用
加热方式
自然循环
分离型热管
短波红外InGaAs探测器的台面成型技术研究
学位论文
OAI收割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9
作者:
宁锦华
  |  
收藏
  |  
浏览/下载:32/0
  |  
提交时间:2012/08/22
由于ingaas 短波红外探测器具有可以室温工作
探测率高等优点
Ingaas线列红外焦平面在国外已经成功用于空间遥感。本论文主要围绕台面结构的ingaas探测器制备的台面成型工艺展开研究
重点研究了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icp)台面成型工艺。同时利用不同的台面成型方式制备ingaas探测器
通过最终性能的比较
评价得出较好的台面成型方式
为ingaas红外焦平面的研制提供工艺参考。取得结果如下:icp刻蚀中掩膜的材料致密性
侧壁粗糙度和垂直度等对刻蚀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使刻蚀残留物挥发掉
铟基材料的刻蚀需要对样品加热
在此温度下
光刻胶掩膜会碳化。对于ingaas材料来说
采用pecvd生长sinx
选择边缘平整的光刻板
用sf6 Rie刻蚀sinx后用hf:nh4f:h2o为3:6:10的溶液常温腐蚀6秒
可以实现垂直光滑的刻蚀端面。ch4/cl2刻蚀铟基材料表面光洁无残留物
但对于制备2µm左右台面深度的延伸波长ingaas探测器
平均刻蚀速率过快
同时钻蚀略大了些。ar气和n2能加速cl2的分离
提高刻蚀速率
相比较ar气
N2的物理轰击力小
对材料造成的损伤小
同时在刻蚀过程中n2能和材料中的si发生反应生成sinx
在材料表面产生钝化。用cl2/n2作为刻蚀气体对ingaas探测器进行台面成型
能得到刻蚀速率稳定可控
刻蚀后的表面光洁无残留物
图形保真度好。在不同的直流偏压
Icp功率
气体总流量和气体组分等参数下进行台面成型
并从刻蚀速率
刻蚀垂直度
刻蚀表面粗糙度等几个方面对刻蚀质量做了评估和分析。在摸清铟基材料刻蚀规律的基础上
找到了可用于常规波长和延伸波长ingaas探测器制备的icp刻蚀参数。icp刻蚀与湿法腐蚀台面成型的八元台面器件具有相同的性能。但是在器件性能相当的情况下
Icp具有图形保真度好
刻蚀速率稳定可控的优点
因而更适用于ingaas探测器的工程制作
特别在小光敏元探测器的制备中
Icp的优势将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