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页
机构
成果
学者
登录
注册
登陆
×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校外用户登录
CAS IR Grid
机构
国家授时中心 [6]
高能物理研究所 [2]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 [1]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 [1]
过程工程研究所 [1]
更多
采集方式
OAI收割 [17]
内容类型
会议论文 [6]
期刊论文 [6]
学位论文 [4]
中文期刊论文 [1]
发表日期
2018 [1]
2015 [1]
2013 [1]
2011 [4]
2008 [1]
2005 [3]
更多
学科主题
Computer S... [1]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17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排序方式:
请选择
题名升序
题名降序
提交时间升序
提交时间降序
作者升序
作者降序
发表日期升序
发表日期降序
夏季石灰土CO2昼夜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生态学杂志, 2018, 期号: 11, 页码: 3315-3322
作者:
付玉聪
;
郎赟超
;
王忠军
;
李思亮
;
丁虎
  |  
收藏
  |  
浏览/下载:34/0
  |  
提交时间:2019/06/14
土壤呼吸是土壤释放co2的过程,土壤co2动态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核算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喀斯特地区石灰土为对象,利用红外传感器(vaisala Gmp252)和自动装置高频次观测手段,测定了夏季土壤co2浓度和表观土壤呼吸速率(即土壤表面co2通量)的昼夜动态变化及其对集中降雨的响应特征,并分析了土壤co2浓度、表观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co2浓度的昼夜变化总体上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正午(12:00—13:00)。此外,土壤co2浓度在集中降雨过程中呈"v"字型快速响应特征。土壤co2浓度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而与土壤湿度呈负相关,石灰土偏碱性的环境使降雨时充填于土壤孔隙的水体中hco3-、co32-及co2的平衡对土壤co2浓度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表观土壤呼吸速率的整体变化趋势与土壤温度和co2浓度变化一致,但前二者的变化与co2浓度相比略为滞后。表观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co2浓度的相关性不明显。土壤温度和湿度可以解释45%的表观土壤呼吸速率变化。因此,集中降雨影响下的石灰土表观土壤呼吸在短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主要受降雨、温湿度等环境因子影响下的土壤co2与空气交换过程的控制。
基于二噻吩并咔唑与苯并噻二唑的 D-A 型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学位论文
OAI收割
硕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
作者:
荣梓清
收藏
  |  
浏览/下载:63/0
  |  
提交时间:2016/04/27
由于给体片段(D)和受体片段(A)间的电荷转移
D-A型共轭高分子通常具有较小的光学带隙
且分子偶极矩较大
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强
利于获得高的载流子迁移率
因此
D-A型共轭聚合物是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
稠环分子由于具有刚性平面的构型
重组能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引入D-A型共轭聚合物体系中。因此
本文以二噻吩并[2
3-b:7
6-b]咔唑(C1)和二噻吩并[3
2-b:6
7-b]咔唑(C2)两个稠环单元作为给体片段
苯并噻二唑(BT)单元作为受体片段合成了一系列D-A型共轭聚合物
并且对它们的光物理性质
电化学性质
载流子传输和光伏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 (1)合成了基于二噻吩并咔唑和烷氧基取代的BT单元的两个聚合物P(BT-C1)和P(BT-C2)
它们均是无定形聚合物。 尽管P(BT-C1)和P(BT-C2)在分子结构上只有硫原子位置不同的差别
但两者在长波长和短波长范围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相对吸收强度。 通过理论模拟可以发现
两个聚合物骨架构象完全不同
P(BT-C1)的骨架较为弯曲
而P(BT-C2)的骨架线性较好。因此
基于P(BT-C2)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的迁移率较高
达到5.4×10-3 cm2V-1s-1
而P(BT-C1)的OTFT迁移率较低
为1.9×10-3 cm2V-1s-1。 P(BT-C2)的HOMO能级比P(BT-C1)深0.2 eV左右
因此
基于P(BT-C2)的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器件的开路电压(Voc)明显高于P(BT-C1)
而P(BT-C1)与PC71BM共混薄膜相分离更加明显
导致P(BT-C1)的OSC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Jsc)和填充因子(FF)较高
两个聚合物的能量转换效率(PCE)相差不多
均在5%左右。 (2)以C2为给体单元
BT和二氟代BT为受体单元
合成了两个共轭聚合物P(C6BT-C2)和P(C6BT2F-C2)。与P(BT-C2)相比
P(C6BT-C2)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HOMO能级升高
光谱红移。在BT单元上引入F原子后
聚合物的HOMO能级由P(C6BT-C2)的-5.00 eV降低到P(C6BT2F-C2)的-5.20 eV
同时帯隙变窄。 理论模拟发现两者的分子平面性比P(BT-C2)有很大改善
但分子骨架构象较为弯曲。基于P(C6BT-C2)与P(C6BT2F-C2)的OTFT器件在150 oC退火后载流子迁移率分别为4.8×10-3 和4.9×10-3 cm2V-1s-1 。由于与PC71BM共混薄膜的相分离不明显
基于P(C6BT-C2)与P(C6BT2F-C2)的OSC器件的Jsc和FF较低
PCE均小于2%。
基于风险因子对的软件外包风险评估方法
期刊论文
OAI收割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3, 卷号: 34, 期号: 1, 页码: 174-177,206
曹利华
;
陈喜昌
;
刘彦斌
;
胡洁
;
卫剑钒
;
马迪
  |  
收藏
  |  
浏览/下载:23/0
  |  
提交时间:2013/09/17
软件外包
风险因子对
风险评估
公式法
蒙特卡洛仿真
系统时间的互操作方法研究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中国上海, 2011
李孝辉
;
许龙霞
;
张慧君
;
薛艳荣
收藏
  |  
浏览/下载:19/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多模导航
系统时间
算法
互操作性|Abstract
系统时间的互操作性要求能使用多个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在分析系统时间偏差在用户端的表现形式的基础上
研究了目前的两种系统时差处理方法
在开阔环境中
用户级处理方法要好于系统级处理方法
但在遮挡环境中
由于观测卫星的几何精度因子不好导致用户级处理方法的性能下降。针对用户级处理方法的局限性
提出系统时间偏差辅助导航算法
在观测卫星几何结构不好时
将系统时间偏差的外推值作为已知量
通过减少未知数个数来提高定位精度
并用仿真实验对这种方法进行验证
证明系统时差辅助导航方法在提高可用性和该善定位精度方面有明显优势。
导航卫星星座几何精度因子饱和值分析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中国上海, 2011
韩涛
;
卢晓春
;
饶永南
;
王沛
;
张帆
;
吴杨扬
收藏
  |  
浏览/下载:31/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几何精度因子
假设检验
F分布
微分动力系统|Abstract
并利用仿真结果逐步确定了该函数的系数。再次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发展
分别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证明了GDOP饱和值的不存在性。最后
空间中越来越多的导航卫星可以为用户提供定位服务
通过对弱饱和的定义以及建立空间几何模型得出GDOP值达到弱饱和状态时的空间导航卫星星座内的卫星数目。
并改善了定位时的几何精度因子(GDOP)。随之引申出这样的问题
是否存在一个可视卫星数目的极限值对GDOP的改善达到饱和?本文通过假设检验以及微分动力系统模型
以四通道接收机为例
得出了不存在上述GDOP饱的结论。文章首先介绍了GDOP的定义
计算了四通道接收机的GDOP最小值。其次在不考虑星座构型的情况下
通过F分布假设检验得出了四通道接收机在不同可视卫星数目下的GDOP平均值。再次
建立了类似Malthus模型的微分动力系统来描述GDOP平均值关于可视卫星数目的函数
沙尘暴的气象条件分析及风蚀沙尘通量的数值模拟研究
学位论文
OAI收割
博士,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8
李万元
收藏
  |  
浏览/下载:83/0
  |  
提交时间:2013/08/22
春季沙尘暴
气象要素的影响方式和强度
沙尘暴发生可能性指数
沙尘暴发生判据
沙尘暴频次的多要素线性拟合
风蚀起沙(尘)模式
风蚀影响因子
地表沙流通量和尘粒释放率
跃动沙流层质量通量垂直结构
跃动沙流层相似模型
跃动沙流特征和平均高度
沙粒跃离地表的初速度
空气对跃升沙粒的垂直作用力
长波定时ASF修正的GIS软件
会议论文
OAI收割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 中国西安, 2005
柯希林
;
陈洪卿
;
金澄
;
孙纪章
;
张跃鹏
;
张峰云
收藏
  |  
浏览/下载:23/0
  |  
提交时间:2012/10/19
长波
定时
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
大地电导率|Abstract
如何修正用以表征陆地对罗兰C信号电波(地波)传播速度影响的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
是提高长波无线电导航定位和高精度授时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对于研究
开发
利用我国河导航(授时)信号和日
韩
俄罗兰C信号资源
使之服务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国土和相关海域
战略意义重大。本文报告的GIS软件能快速数字化可视化显示和调用服务区域的地形地理信息
大地电参数和大气折射率等多种数据源。有了它
就可以非常方便容易地用不同模型计算广阔区域接收多个长波信号在各种典型路径上的ASF和地波传播时间延迟和提高定时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