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页
机构
成果
学者
登录
注册
登陆
×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校外用户登录
CAS IR Grid
机构
海洋研究所 [10]
采集方式
OAI收割 [10]
内容类型
CNKI期刊论文 [5]
专利 [4]
期刊论文 [1]
发表日期
2013 [1]
2011 [1]
2010 [1]
2008 [1]
2007 [1]
2006 [1]
更多
学科主题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10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排序方式:
请选择
题名升序
题名降序
发表日期升序
发表日期降序
提交时间升序
提交时间降序
作者升序
作者降序
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及其培养的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402145.5, 申请日期: 2013-01-23, 公开日期: 2013-01-23
作者:
张涛
;
潘洋
;
周毅
;
刘鹰
;
柏雨岑
收藏
  |  
浏览/下载:36/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
所述下层法兰片上设有与中空底座内软管插接的连接管。
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带有连接法兰的有机玻璃管及接有软管的中空底座
其中有机玻璃管一端的连接法兰密封连接上层法兰片
该端连接法兰与上层法兰片之间设有筛绢
有机玻璃管另一端的连接法兰通过下层法兰片与所述中空底座相连
一种脉红螺工厂化育苗的采苗设施及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538128.5, 申请日期: 2011-03-23, 公开日期: 2011-03-23
作者:
刘鹰
;
潘洋
;
张涛
;
杨红生
;
周毅
收藏
  |  
浏览/下载:43/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脉红螺工厂化育苗的采苗方法
其特征在于:由波纹板和固定波纹板的支架制成采苗设施
采苗设施投放前
在波纹板上附着牡蛎稚贝
作为脉红螺幼虫食性转换和变态过程中的动物性饵料
当50%以上脉红螺幼虫发育到三螺层后期至四螺层初期时
在育苗池中以波纹板呈多平面立体分层方式投放采苗设施
使脉红螺幼虫附着于附有牡蛎稚贝的波纹板上
完成食性转换和变态过程
并进行稚螺中间培育。
培育密度及饵料种类对大竹蛏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的影响
CNKI期刊论文
OAI收割
2010
作者:
闫喜武
;
赵生旭
;
张澎
;
杨凤
;
曹琛
  |  
收藏
  |  
浏览/下载:2/0
  |  
提交时间:2024/12/18
大竹蛏
幼虫
生长
变态
培育密度
饵料种类
菲律宾蛤仔升温人工育苗技术
CNKI期刊论文
OAI收割
2008
作者:
于守团
;
刘清信
;
毛玉泽
  |  
收藏
  |  
浏览/下载:10/0
  |  
提交时间:2024/12/20
人工育苗技术
性腺发育
升温促熟
底栖硅藻
幼虫培育
三倍体单体牡蛎规模化培育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610046697.1, 申请日期: 2007-11-28, 公开日期: 2007-11-28
作者:
相建海
;
刘保忠
收藏
  |  
浏览/下载:193/0
  |  
提交时间:2014/08/04
权利要求书1.三倍体单体牡蛎规模化培育方法
2)获卵和三倍体产生:利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母本杂交生产100%的三倍体
3)幼体培育:受精卵孵出后
4)无附着变态:首先滤出健康的眼点幼虫
实现三倍体的单体培育
5)上升流培养:稚贝经过变态附着后进入上升流培养系统
6)下降流培养:培养8-12天
7)室外暂养:稚贝培养到5mm左右后
8)潮间带筏式养殖:养殖期8-10个月
其特征在于:1)亲贝培育:包括二倍体和四倍体亲贝的培育
幼虫经18-20天即出现眼点和足
然后可利用肾上腺素处理
幼虫变态后
培养15±2天
稚贝生长到4-6mm
转移到室外暂养池
个体生长到7~8cm即可收获。
生长到眼点期幼虫
贝壳粉加下降流设备实现无附着变态
生产长度达到0.25-0.35mm的稚贝
稚贝生长到1.95-2.05mm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培育27-33天
稚贝生长到1.3-1.7cm
后进行三倍体单体牡蛎养殖
一种适用于栉孔扇贝的四倍体制备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410050306.4, 申请日期: 2006-03-01, 公开日期: 2006-03-01
阙华勇
;
张国范
;
张福绥
收藏
  |  
浏览/下载:42/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一种适用于栉孔扇贝的四倍体制备方法
2)获取受精卵:分别催产雄贝和雌贝获取精子和卵子
3)诱导加倍:在水温18~20℃下
4)培育幼体:在水温18~20℃下
5)筛选四倍体:采用流式细胞术逐个分析幼贝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1)选择亲本:选取自然栖息的二倍体栉孔扇贝
经人工同步授精获取受精卵
利用化学诱导剂处理受精卵使其染色体数目从二倍体加倍至四倍体
按常规方法培育诱导出的胚胎和幼虫
筛选获得四倍体。
性腺发育饱满成熟
受精卵密度在10~50万粒/L
受精后10~15min开始处理
直至幼虫变态为幼贝
然后进行诱导加倍
处理时间15~20min
用海水漂洗受精卵
利用筛绢网过滤去除药物
菲律宾蛤仔健康苗种培育设备
CNKI期刊论文
OAI收割
2005
作者:
闫喜武 ,张国范 ,刘庆连 ,孙茂盛 ,林洪波
  |  
收藏
  |  
浏览/下载:4/0
  |  
提交时间:2024/12/20
菲律宾蛤仔
幼虫培育
稚贝中间育成和越冬
设施设备
扇贝苗种生产中的效益观点及生态对策
CNKI期刊论文
OAI收割
1997
作者:
刘保忠
  |  
收藏
  |  
浏览/下载:0/0
  |  
提交时间:2024/12/18
幼虫培育
生态对策
扇贝苗种生产中的效益观点及生态对策
期刊论文
OAI收割
海洋科学, 1997, 期号: 4, 页码: 2-4
作者:
刘保忠
收藏
  |  
浏览/下载:22/0
  |  
提交时间:2013/10/08
苗种生产:7334
效益观:4506
幼虫培育:2735
抗生素:2516
虾池保苗:1894
生态:1541
附着基:1427
技术措施:1241
育苗生产:1156
亲贝:1096
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
CNKI期刊论文
OAI收割
1986
作者:
张福绥,何义朝,马江虎,刘祥生,李淑英,亓铃钦
  |  
收藏
  |  
浏览/下载:7/0
  |  
提交时间:2024/12/18
海湾扇贝
中间培育
工厂化育苗
眼点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