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页
机构
成果
学者
登录
注册
登陆
×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校外用户登录
CAS IR Grid
机构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9]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9]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3]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 [2]
成都生物研究所 [2]
更多
采集方式
OAI收割 [39]
内容类型
期刊论文 [27]
学位论文 [6]
中文期刊论文 [3]
CNKI期刊论文 [2]
会议论文 [1]
发表日期
2024 [2]
2022 [3]
2021 [1]
2020 [1]
2019 [1]
2018 [1]
更多
学科主题
F323.211 [1]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
植物学 [1]
环境科学 [1]
生态研究 [1]
管理学 [1]
更多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39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排序方式:
请选择
题名升序
题名降序
提交时间升序
提交时间降序
作者升序
作者降序
发表日期升序
发表日期降序
红壤丘陵区马尾松林和湿地松林物候特征的时空变异及影响因素
期刊论文
OAI收割
林业科学, 2024, 卷号: 60, 期号: 08, 页码: 67-78
作者:
陈炳楠
;
杨风亭
;
孟盛旺
;
戴晓琴
;
寇亮
  |  
收藏
  |  
浏览/下载:4/0
  |  
提交时间:2024/10/08
森林物候
有效叶面积指数
时空变异
石砾含量
竞争强度
土壤含水量
过去千年中国森林和草地面积及空间格局重建
期刊论文
OAI收割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4, 卷号: N/A, 页码: 1-16
作者:
何凡能
;
杨帆
;
王亚非
  |  
收藏
  |  
浏览/下载:1/0
  |  
提交时间:2025/01/03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
森林
草地
面积重建
网格化重建
中国
历史时期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变化及其归因分析——以江西泰和县为例
学位论文
OAI收割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
作者:
颜伶媛
  |  
收藏
  |  
浏览/下载:23/0
  |  
提交时间:2023/12/07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
森林植被碳储量
森林面积
森林植被碳密度
相对贡献率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大湄公河区域森林动态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学位论文
OAI收割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
作者:
ALPHONSE KAYIRANGA
  |  
收藏
  |  
浏览/下载:29/0
  |  
提交时间:2022/12/09
森林面积变化
生态系统转移
生态水文特征
生态系统风险适应力
应对 气候变化
大湄公河区域(GMS)
中国温带典型森林植物比叶面积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CNKI期刊论文
OAI收割
2022
作者:
刘可佳
;
何念鹏
;
侯继华
  |  
收藏
  |  
浏览/下载:17/0
  |  
提交时间:2022/09/30
比叶面积
温带森林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功能性状
滇金丝猴分布区森林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生态学报, 2022, 卷号: 42, 期号: 2, 页码: 791-803
作者:
周维
;
刘国华
;
段兴武
;
苏旭坤
  |  
收藏
  |  
浏览/下载:16/0
  |  
提交时间:2022/12/07
滇金丝猴分布区
森林面积变化
自然保护地
热点分析
地理探测器模型
全球土地覆被时空变化与中国贡献
CNKI期刊论文
OAI收割
2021
作者:
李广东
  |  
收藏
  |  
浏览/下载:4/0
  |  
提交时间:2022/10/11
土地覆被变化
叶面积指数
森林
全球
中国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夏玉米叶面积指数 估算方法
期刊论文
OAI收割
智慧农业(中英文)Smart Agriculture, 2020, 卷号: 2, 期号: 3, 页码: 118-128
作者:
邵国敏
;
王亚杰
;
韩文霆
  |  
收藏
  |  
浏览/下载:15/0
  |  
提交时间:2021/09/02
无人机
水分胁迫
随机森林回归
叶面积指数(LAI)
植被指数
多光谱遥感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农业机械学报, 2019, 期号: 11, 页码: 312-322
作者:
田义超
;
白晓永
;
黄远林
;
张强
;
陶进
;
张亚丽
  |  
收藏
  |  
浏览/下载:34/0
  |  
提交时间:2020/09/01
以赤水河流域2000、2010、2015年的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土壤类型、地质背景以及社会经济等数据为基础,采用固碳释氧模型、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以及in Vest水源涵养模型定量评估了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同时采用生态补偿计量模型计算了流域不同区域的生态补偿额度,确定了流域的补偿标准和生态补偿优先级别。结果表明:2000—2015年赤水河流域单位面积固碳释氧价值量、土壤保持价值量以及水源涵养价值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倒"v"形结构。固碳释氧价值由2000年的4 279. 33元/(Hm~2·a)上升到2010年的4 520. 16元/(Hm~2·a),随后下降到2015年的4 409. 69元/(Hm~2·a)
土壤保持价值量由2000年的95. 11元/(Hm~2·a)上升到2010年的144. 45元/(Hm~2·a),之后下降到2015年的89. 03元/(Hm~2·a)
水源涵养价值量由2000年的23 938. 13元/(Hm~2·a)上升到2010年的35 232. 99元/(Hm~2·a),之后下降到2015年的20 167. 41元/(Hm~2·a)。喀斯特地区固碳释氧价值总量增加的速度是非喀斯特地区的4. 35倍,喀斯特地区土壤保持价值量和水源涵养价值量的下降速度分别是非喀斯特地区的1. 28倍和1. 59倍。流域多年平均生态补偿价值为4 626. 29元/(Hm~2·a),生态补偿价值总量为76. 23亿元,流域下游补偿价值量最大,而上游地区补偿价值量较小。流域上游地区的喀斯特地区以及下游的原始森林地区属于典型的生态输出地区,应优先得到补偿,而经济发达的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活跃,应率先进行生态支付,属于典型的生态消费区。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的基于价值当量的生态补偿模型相比,在栅格像元尺度上量化了流域不同地区的生态补偿标准,可为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补偿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和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种—面积关系机制
学位论文
OAI收割
北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8
作者:
刘洋荧
  |  
收藏
  |  
浏览/下载:96/0
  |  
提交时间:2019/07/15
森林,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种—面积关系 Forests
,meadow,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taxa-area Relationsh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