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机构
采集方式
内容类型
发表日期
学科主题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16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排序方式:
SO2电化学传感器温度特性及温度补偿研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8, 卷号: 000
作者:  
徐雨;  凌六一;  谢品华;  胡仁志;  陈浩
  |  收藏  |  浏览/下载:33/0  |  提交时间:2020/11/23
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富锂三元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化学通报, 2017, 期号: 01, 页码: 34-40
作者:  
孙艳霞;  周园;  申月;  张丽娟
  |  收藏  |  浏览/下载:37/0  |  提交时间:2018/07/27
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化工新型材料, 2017, 卷号: 45, 期号: 12, 页码: 16-20
作者:  
石宝宝;  贾志军;  王毅;  齐涛
  |  收藏  |  浏览/下载:27/0  |  提交时间:2018/09/05
基于二噻吩并咔唑与苯并噻二唑的 D-A 型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学位论文  OAI收割
硕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
作者:  
荣梓清
收藏  |  浏览/下载:73/0  |  提交时间:2016/04/27
由于给体片段(D)和受体片段(A)间的电荷转移  D-A型共轭高分子通常具有较小的光学带隙  且分子偶极矩较大  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强  利于获得高的载流子迁移率  因此  D-A型共轭聚合物是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  稠环分子由于具有刚性平面的构型  重组能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引入D-A型共轭聚合物体系中。因此  本文以二噻吩并[2  3-b:7  6-b]咔唑(C1)和二噻吩并[3  2-b:6  7-b]咔唑(C2)两个稠环单元作为给体片段  苯并噻二唑(BT)单元作为受体片段合成了一系列D-A型共轭聚合物  并且对它们的光物理性质  电化学性质  载流子传输和光伏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 (1)合成了基于二噻吩并咔唑和烷氧基取代的BT单元的两个聚合物P(BT-C1)和P(BT-C2)  它们均是无定形聚合物。 尽管P(BT-C1)和P(BT-C2)在分子结构上只有硫原子位置不同的差别  但两者在长波长和短波长范围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相对吸收强度。 通过理论模拟可以发现  两个聚合物骨架构象完全不同  P(BT-C1)的骨架较为弯曲  而P(BT-C2)的骨架线性较好。因此  基于P(BT-C2)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的迁移率较高  达到5.4×10-3 cm2V-1s-1  而P(BT-C1)的OTFT迁移率较低  为1.9×10-3 cm2V-1s-1。 P(BT-C2)的HOMO能级比P(BT-C1)深0.2 eV左右  因此  基于P(BT-C2)的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器件的开路电压(Voc)明显高于P(BT-C1)  而P(BT-C1)与PC71BM共混薄膜相分离更加明显  导致P(BT-C1)的OSC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Jsc)和填充因子(FF)较高  两个聚合物的能量转换效率(PCE)相差不多  均在5%左右。 (2)以C2为给体单元  BT和二氟代BT为受体单元  合成了两个共轭聚合物P(C6BT-C2)和P(C6BT2F-C2)。与P(BT-C2)相比  P(C6BT-C2)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HOMO能级升高  光谱红移。在BT单元上引入F原子后  聚合物的HOMO能级由P(C6BT-C2)的-5.00 eV降低到P(C6BT2F-C2)的-5.20 eV  同时帯隙变窄。 理论模拟发现两者的分子平面性比P(BT-C2)有很大改善  但分子骨架构象较为弯曲。基于P(C6BT-C2)与P(C6BT2F-C2)的OTFT器件在150 oC退火后载流子迁移率分别为4.8×10-3 和4.9×10-3 cm2V-1s-1 。由于与PC71BM共混薄膜的相分离不明显  基于P(C6BT-C2)与P(C6BT2F-C2)的OSC器件的Jsc和FF较低  PCE均小于2%。  
铜-铈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性能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应用化学, 2015, 卷号: 33, 期号: 12, 页码: 1462-1464
作者:  
徐圣楠;  那兆霖;  尹东明;  吴耀明;  王立民
收藏  |  浏览/下载:79/0  |  提交时间:2017/01/20
方形LiFePO4动力电池放电过程电化学与传热特性研究 会议论文  OAI收割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 2013
徐蒙; 张竹茜; 贾力; 杨立新
收藏  |  浏览/下载:39/0  |  提交时间:2013/11/28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学位论文  OAI收割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作者:  
华宁
  |  收藏  |  浏览/下载:32/0  |  提交时间:2016/05/26
超电容以及有机自由基电池高功率电化学体系探讨研究 学位论文  OAI收割
博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2009
戴扬
收藏  |  浏览/下载:42/0  |  提交时间:2012/03/06
纳米复合储氢材料的研究 会议论文  OAI收割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学术报告会, 北京, 2002-10-01
陈东; 陈廉; 吴锋; 佟敏; 陈德敏; 成会明
收藏  |  浏览/下载:37/0  |  提交时间:2013/08/21
熔体旋淬Ml(NiCoMnAl)_5贮氢合金的组织结构与电化学特性 期刊论文  OAI收割
中国稀土学报, 2001, 期号: 1, 页码: 43-48
文明芬,陈廉,佟敏,陈德敏,翟玉春
收藏  |  浏览/下载:25/0  |  提交时间:201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