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页
机构
成果
学者
登录
注册
登陆
×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校外用户登录
CAS IR Grid
机构
南海海洋研究所 [10]
海洋研究所 [10]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
水生生物研究所 [2]
过程工程研究所 [2]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 [1]
更多
采集方式
OAI收割 [30]
内容类型
期刊论文 [11]
学位论文 [10]
CNKI期刊论文 [6]
专利 [3]
发表日期
2022 [1]
2021 [1]
2016 [1]
2014 [1]
2012 [3]
2011 [5]
更多
学科主题
生物化工 [2]
化学生态学 [1]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30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排序方式:
请选择
题名升序
题名降序
发表日期升序
发表日期降序
提交时间升序
提交时间降序
作者升序
作者降序
影响螺旋藻螺距及其生长的关键因素研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2, 卷号: 58, 期号: 06, 页码: 32-38
作者:
曹婕
;
王智慧
;
段蕊
;
刘耘珲
;
孙义凡
  |  
收藏
  |  
浏览/下载:0/0
  |  
提交时间:2023/06/08
螺旋藻螺距
生长速度
培养条件
温度
密度
光照
基于基因编辑技术探究三角褐指藻的铁代谢机制及其生态效应
学位论文
OAI收割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
作者:
刘雪华
  |  
收藏
  |  
浏览/下载:157/0
  |  
提交时间:2021/12/23
三角褐指藻
铁
细胞密度
叶绿素荧光
形态转变
天鹅湖大叶藻种苗补充情况调查
CNKI期刊论文
OAI收割
2016
作者:
王朋梅
;
周毅
;
张晓梅
;
王峰
;
顾瑞婷
  |  
收藏
  |  
浏览/下载:2/0
  |  
提交时间:2024/12/18
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
有性生殖
种苗
密度
微藻光密度与细胞密度及生物质的关系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生态学报, 2014, 卷号: 34, 期号: 21, 页码: 6156
作者:
梁芳
;
鸭乔
;
杜伟春
;
温晓斌
;
耿亚洪
  |  
收藏
  |  
浏览/下载:35/0
  |  
提交时间:2019/10/17
微藻
光密度
细胞密度
干重
集胞藻PCC6803催化的光合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可再生能源, 2012, 卷号: 30, 期号: 5
作者:
曹利敏
;
马美荣
;
邓宗武
收藏
  |  
浏览/下载:35/0
  |  
提交时间:2013/01/27
光合微生物燃料电池
集胞藻PCC-6803
功率密度
内阻
电极面积
一种潮下带大叶藻海草场生态恢复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205743.9, 申请日期: 2012-04-11, 公开日期: 2012-04-11
作者:
张晓梅
;
张涛
;
刘鹰
;
周毅
;
杨红生
收藏
  |  
浏览/下载:58/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潮下带大叶藻海草场生态恢复方法
其特征在于:用粘土和细沙做成一端密封的泥筒
把大叶藻植株的根部固定在小石头上并放入泥筒中
向泥筒中装满细沙并密封泥筒口部
然后把装有大叶藻植株的泥筒投到海中
大叶藻的密度为每平方米50?200棵。
海洋酸化对海南三亚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和光合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学位论文
OAI收割
硕士: 中科院研究生院, 2012
周洁
收藏
  |  
浏览/下载:98/0
  |  
提交时间:2014/12/23
海洋酸化
造礁珊瑚
虫黄藻密度
光合效率
影响因素
一种简便的大叶藻海草床生态恢复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579218.9, 申请日期: 2011-08-03, 公开日期: 2011-08-03
作者:
张晓梅
;
杨红生
;
张涛
;
刘鹰
;
周毅
收藏
  |  
浏览/下载:44/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简便的大叶藻海草床生态恢复方法
其特征在于:用细绳将大叶藻植株的根部绑在石头上
然后在海区中进行大叶藻栽培
大叶藻的栽培密度为每平方米300?500棵。
一种利用角毛藻的对虾育苗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910018387.2, 申请日期: 2011-04-20, 公开日期: 2011-04-20
崔朝霞
;
丁茂昌
收藏
  |  
浏览/下载:121/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利用角毛藻的对虾育苗方法
所述添加的角毛藻密度在培养池中维持在2?12万个/ml。
其特征在于:将对虾幼体培育在培养池中
在幼体培育期全程的各个培育期添加幼苗所需的营养素和角毛藻
不排水
直至完成对虾从无节幼体到仔虾三期的整个培育过程
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对三角褐指藻的抑制效应
期刊论文
OAI收割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卷号: 31, 期号: 8, 页码: 31
作者:
杨翠云
;
夏传海
;
刘苏静
;
周世伟
收藏
  |  
浏览/下载:42/0
  |  
提交时间:2011/11/11
异噻唑啉酮
三角褐指藻
比生长速率
细胞密度比
半效应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