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页
机构
成果
学者
登录
注册
登陆
×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校外用户登录
CAS IR Grid
机构
海洋研究所 [91]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5]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
金属研究所 [2]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2]
更多
采集方式
OAI收割 [144]
内容类型
专利 [96]
期刊论文 [26]
学位论文 [20]
会议论文 [2]
发表日期
2018 [7]
2015 [3]
2014 [11]
2013 [11]
2012 [12]
2011 [25]
更多
学科主题
材料科学与物理化学 [1]
红外探测材料与器件 [1]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144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排序方式:
请选择
题名升序
题名降序
提交时间升序
提交时间降序
作者升序
作者降序
发表日期升序
发表日期降序
含聚乙烯醇的废水的处理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号: CN108503010A, 申请日期: 2018-09-07, 公开日期: 2018-09-07
作者:
石宝友
;
郝昊天
;
韩昆
  |  
收藏
  |  
浏览/下载:24/0
  |  
提交时间:2019/11/27
1.一种含聚乙烯醇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含聚乙烯醇的废水中加入摩尔比为1∶2的Fe2+和Fe3+,搅拌均匀,然后调节混合液的pH值,反应结束后固液分离。
三维纳米铁氧化物、其凝胶原位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
OAI收割
专利号: CN108439478A, 申请日期: 2018-08-24, 公开日期: 2018-08-24
作者:
庄媛
;
石宝友
;
孔岩
  |  
收藏
  |  
浏览/下载:20/0
  |  
提交时间:2019/11/27
1.一种三维纳米铁氧化物的凝胶原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水溶性高分子和铁盐溶于水中,得到混合溶液
其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优选为聚乙烯醇、明胶或琼脂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加热,得到水溶性高分子模板原位生长有序分级的纳米铁氧化物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反复冷解冻,即得到水溶性高分子模板原位生长并凝胶固定的三维纳米铁氧化物复合凝胶。
除砷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号: CN108404872A, 申请日期: 2018-08-17, 公开日期: 2018-08-17
作者:
廖春阳
;
张晓兵
;
李国良
  |  
收藏
  |  
浏览/下载:33/0
  |  
提交时间:2019/11/27
1.一种除砷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金属盐与有机配体溶解到含有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水的混合溶液中,并搅拌均匀
其中所述金属盐中含有钴盐和铁盐,钴盐和铁盐的配比满足Co与Fe的摩尔比为1∶2~3
所述有机配体的用量满足:有机配体与所述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2~4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以5℃/min的升温速率程序升温到120℃,保持24h
步骤3,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除砷吸附剂。
一种废水中砷和或重金属的硫化去除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号: CN108178395A, 申请日期: 2018-06-19, 公开日期: 2018-06-19
作者:
彭先佳
;
孔令昊
  |  
收藏
  |  
浏览/下载:33/0
  |  
提交时间:2019/11/27
1.一种废水中砷和/或重金属的硫化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硫代硫酸钠添加至含砷和/或重金属的废水中,充分混合,得混合液
步骤2:将上述混合液置于紫外光下,直至不再产生新的产生沉淀
步骤3:固液分离,得到砷和/或金属硫化物沉淀和处理后的废水。
鸟类追踪器
专利
OAI收割
专利号: CN207180691U, 申请日期: 2018-04-03, 公开日期: 2018-04-03
作者:
曹垒
;
王鑫
;
胡浪超
;
陆夕云
  |  
收藏
  |  
浏览/下载:23/0
  |  
提交时间:2019/11/27
一种背负式鸟类追踪器,其特征在于:该追踪器包括外壳(11)、PCB电路板(4)和太阳能电池(1)
其中,外壳(11)由底座(6)和整流罩(3)组成
整流罩(3)作为追踪器的主体分为迎风面(8)、背风面(10)、左右对称的两个侧面(9)和顶部为太阳能电池安装槽(2)
PCB电路板(4)安装在外壳(11)内腔,固定在底座(6)上,太阳能电池(1)安装在太阳能电池安装槽(2)中。
夏季石灰土CO2昼夜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生态学杂志, 2018, 期号: 11, 页码: 3315-3322
作者:
付玉聪
;
郎赟超
;
王忠军
;
李思亮
;
丁虎
  |  
收藏
  |  
浏览/下载:35/0
  |  
提交时间:2019/06/14
土壤呼吸是土壤释放co2的过程,土壤co2动态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核算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喀斯特地区石灰土为对象,利用红外传感器(vaisala Gmp252)和自动装置高频次观测手段,测定了夏季土壤co2浓度和表观土壤呼吸速率(即土壤表面co2通量)的昼夜动态变化及其对集中降雨的响应特征,并分析了土壤co2浓度、表观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co2浓度的昼夜变化总体上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正午(12:00—13:00)。此外,土壤co2浓度在集中降雨过程中呈"v"字型快速响应特征。土壤co2浓度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而与土壤湿度呈负相关,石灰土偏碱性的环境使降雨时充填于土壤孔隙的水体中hco3-、co32-及co2的平衡对土壤co2浓度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表观土壤呼吸速率的整体变化趋势与土壤温度和co2浓度变化一致,但前二者的变化与co2浓度相比略为滞后。表观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co2浓度的相关性不明显。土壤温度和湿度可以解释45%的表观土壤呼吸速率变化。因此,集中降雨影响下的石灰土表观土壤呼吸在短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主要受降雨、温湿度等环境因子影响下的土壤co2与空气交换过程的控制。
贵州省稻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8, 期号: 6, 页码: 1084-1091
作者:
孔祥宇
;
黄国培
;
程天金
;
江帆
;
王志伟
;
李秋华
;
喻子恒
;
张华
;
姚珩
  |  
收藏
  |  
浏览/下载:64/0
  |  
提交时间:2019/06/17
为揭示贵州省稻田土壤重金属的超标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采集了92个稻田土壤样品,用icp-ms测定了样品的重金属含量,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空间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贵州省稻田土壤的as、cd、cr、cu、ni、pb、s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19.7±17.1)、(0.577±0.690)、(91.1±38.6)、(40.5±32.8)、(37.1±20.3)、(35.5±32.0)、(3.59±8.81)和(135±128) Mg/kg
89.1%的点位重金属超标,67.4%的点位为轻微(超标1~2倍)和轻度(超标2~3倍)超标
Ni、as、cd主要由地质高背景成因导致
在成矿区和成矿带上,出现源于人为活动的重金属超标,在一些点位和区域达到了中度超标(超标3~5倍)至重度(超标大于5倍)超标。
基于二噻吩并咔唑与苯并噻二唑的 D-A 型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学位论文
OAI收割
硕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
作者:
荣梓清
收藏
  |  
浏览/下载:67/0
  |  
提交时间:2016/04/27
由于给体片段(D)和受体片段(A)间的电荷转移
D-A型共轭高分子通常具有较小的光学带隙
且分子偶极矩较大
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强
利于获得高的载流子迁移率
因此
D-A型共轭聚合物是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
稠环分子由于具有刚性平面的构型
重组能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引入D-A型共轭聚合物体系中。因此
本文以二噻吩并[2
3-b:7
6-b]咔唑(C1)和二噻吩并[3
2-b:6
7-b]咔唑(C2)两个稠环单元作为给体片段
苯并噻二唑(BT)单元作为受体片段合成了一系列D-A型共轭聚合物
并且对它们的光物理性质
电化学性质
载流子传输和光伏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 (1)合成了基于二噻吩并咔唑和烷氧基取代的BT单元的两个聚合物P(BT-C1)和P(BT-C2)
它们均是无定形聚合物。 尽管P(BT-C1)和P(BT-C2)在分子结构上只有硫原子位置不同的差别
但两者在长波长和短波长范围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相对吸收强度。 通过理论模拟可以发现
两个聚合物骨架构象完全不同
P(BT-C1)的骨架较为弯曲
而P(BT-C2)的骨架线性较好。因此
基于P(BT-C2)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的迁移率较高
达到5.4×10-3 cm2V-1s-1
而P(BT-C1)的OTFT迁移率较低
为1.9×10-3 cm2V-1s-1。 P(BT-C2)的HOMO能级比P(BT-C1)深0.2 eV左右
因此
基于P(BT-C2)的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器件的开路电压(Voc)明显高于P(BT-C1)
而P(BT-C1)与PC71BM共混薄膜相分离更加明显
导致P(BT-C1)的OSC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Jsc)和填充因子(FF)较高
两个聚合物的能量转换效率(PCE)相差不多
均在5%左右。 (2)以C2为给体单元
BT和二氟代BT为受体单元
合成了两个共轭聚合物P(C6BT-C2)和P(C6BT2F-C2)。与P(BT-C2)相比
P(C6BT-C2)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HOMO能级升高
光谱红移。在BT单元上引入F原子后
聚合物的HOMO能级由P(C6BT-C2)的-5.00 eV降低到P(C6BT2F-C2)的-5.20 eV
同时帯隙变窄。 理论模拟发现两者的分子平面性比P(BT-C2)有很大改善
但分子骨架构象较为弯曲。基于P(C6BT-C2)与P(C6BT2F-C2)的OTFT器件在150 oC退火后载流子迁移率分别为4.8×10-3 和4.9×10-3 cm2V-1s-1 。由于与PC71BM共混薄膜的相分离不明显
基于P(C6BT-C2)与P(C6BT2F-C2)的OSC器件的Jsc和FF较低
PCE均小于2%。
钛硅碳衍生碳涂层在真空中的摩擦与磨损行为研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摩擦学学报, 2015, 卷号: 35, 期号: 6, 页码: 684-689
作者:
刘福燕
;
孟军虎
;
王廷梅
;
王齐华
;
吕晋军
收藏
  |  
浏览/下载:42/0
  |  
提交时间:2015/12/24
碳化物衍生碳
真空浸渍
固-液复合润滑
Ti3SiC2
摩擦和磨损
carbide derived carbon
vacuum impregnation
solid-liquid lubrication
friction and wear
两类广义Feistel结构的零和区分器构造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密码学报, 2015, 卷号: 2, 期号: 5, 页码: 439-448
董乐
;
吴文玲
;
李艳俊
;
邹剑
;
杜蛟
  |  
收藏
  |  
浏览/下载:63/0
  |  
提交时间:2016/12/09
type-2广义Feistel结构
type-3广义Feistel结构
高阶积分
零和区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