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页
机构
成果
学者
登录
注册
登陆
×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校外用户登录
CAS IR Grid
机构
海洋研究所 [10]
成都生物研究所 [3]
上海药物研究所 [3]
昆明植物研究所 [1]
过程工程研究所 [1]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
更多
采集方式
OAI收割 [20]
内容类型
专利 [10]
期刊论文 [5]
学位论文 [3]
会议论文 [2]
发表日期
2019 [1]
2016 [2]
2013 [2]
2012 [3]
2011 [4]
2010 [1]
更多
学科主题
天然产物研究 [2]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20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排序方式:
请选择
题名升序
题名降序
发表日期升序
发表日期降序
提交时间升序
提交时间降序
作者升序
作者降序
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中甲壳素制备及功能化研究
学位论文
OAI收割
: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作者:
冯咪
  |  
收藏
  |  
浏览/下载:80/0
  |  
提交时间:2020/06/17
从废弃虾蟹壳提取的甲壳素,可用于医药、农业及纺织等领域,实现废弃资源回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然而,传统甲壳素及其功能化产品的制备工艺,需要大量酸碱溶液及有机溶剂,流程长,水耗大,污染大,已逐渐被淘汰。离子液体具有极低的蒸汽压、良好的热稳定性、可设计的结构及丰富的氢键网络等特点,为甲壳素制备及功能化提供了新选择。目前离子液体中甲壳素的制备及功能化研究尚少,且存在成本高、水耗大及离子液体难循环等问题。此外,尚无有关直接从虾蟹壳制备甲壳素功能化产物的报道。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论文以虾壳为原料,开展基于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中的甲壳素、以及甲壳素/zn复合物、o-酰化甲壳素等功能化甲壳素制备的基础研究,为废弃虾壳的直接转化提供了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无机盐水溶液-咪唑离子液体体系中甲壳素的制备。在此体系中,无机盐水溶液通过离子交换去除碳酸钙,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通过氢键作用去除蛋白质及引入的杂质镍,从而制得甲壳素。考察了无机盐种类、实验温度对除钙的影响,以及实验温度、料液比对除蛋白及杂质镍的影响。结果表明,虾壳粉依次与niso4水溶液(20 Wt%)、[Bmim]Cl在130 °c反应24 H,可得到纯度为98.8 Wt%的甲壳素。由此可见,离子交换可以去除虾壳中碳酸钙,同时负载金属盐,为甲壳素/金属复合物制备提供新思路。(2)磷酸酯类离子液体-无机盐水溶液体系中甲壳素/zn复合物的制备。首先利用磷酸酯类离子液体去除虾壳中蛋白质,随后利用zn(Oac)2·2h2o水溶液去除碳酸钙同时负载锌,得到甲壳素/zn复合物。考察了磷酸酯类离子液体种类、实验温度、料液比、实验时间对除蛋白的影响,以及zn(Oac)2·2h2o水溶液浓度、实验时间、温度对除钙及负载锌的影响,初步评价了离子液体循环使用性能、甲壳素/zn复合物对pet醇解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130 °c条件下,虾壳粉依次与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甲酯([Emim][Dmp])、zn(Oac)2·2h2o水溶液(20 Wt%)反应24 H,得到纯度为99.1 Wt%,锌含量为13.4 Wt%的甲壳素/zn复合物
所用[Emim][Dmp]循环使用五次时,仍保持原有除蛋白质能力
所得甲壳素/zn复合物,甲壳素构型为α,锌离子为znCo3/zn(Oh)2,其对pet醇解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由此可见,不同离子液对虾壳中蛋白质、甲壳素优先溶解能力不同。(3)金属低共熔溶剂水溶液中甲壳素/zn复合物的制备。基于以上研究思路,设计合成金属低共熔溶剂尿素/zn(Oac)2·2h2o(u-zn),其水溶液同时具备除钙、除蛋白及负载金属功能,实现了从虾壳一步制备甲壳素/zn复合物的目的。考察了u-zn水溶液浓度、料液比、实验时间及温度对产物纯度及锌负载量的影响,测试了甲壳素/zn复合物的抗菌效果,探究了u-zn水溶液与虾壳中各组分相互作用,揭示了碳酸钙去除、锌负载及蛋白质去除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虾壳粉与u-zn(30 Wt%)在130 °c反应24 H,可得纯度为97.2 Wt%、锌含量为34.7 Wt%的甲壳素/zn复合物,其对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甲壳素/zn复合物中甲壳素构型保持为α,其聚合度高于甲壳素标样,锌离子以碱式碳酸锌(zn5(Co3)2(Oh)6)的形式存在。机理研究证实,配位能力较高的锌离子与虾壳中钙离子交换,原位形成碳酸锌,然后水解为碱式碳酸锌,释放co2
虾壳中蛋白质分子被包裹于水溶液中的u-zn簇内,溶解于其中,从而去除。由此可见,u-zn水溶液的离子交换能力及聚集作用,是甲壳素/zn复合物形成的主要原因。(4)酸性低共熔溶剂中酰化甲壳素的制备。延续多功能低共熔溶剂设计的理念,设计合成11种氯化胆碱-有机酸低共熔溶剂,同时具备除钙、除蛋白、及酰化的能力,实现从虾壳一步制备酰化甲壳素的目的。考察了低共熔溶剂种类、实验温度、实验时间、料液比及水含量对酰化甲壳素纯度及酰化度的影响,评价了酸性低共熔溶剂的循环性能,测试了酰化甲壳素的抗菌及抗肿瘤效果,探究了低共熔溶剂与虾壳各组分的相互作用,明确了虾壳中碳酸钙去除、蛋白质去除及甲壳素酰化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虾壳粉与氯化胆碱/dl-苹果酸(1:2,chcl 1/dl-mal 2)在150 °c条件下反应3 H,得到了纯度为98.6 wt%,酰化度为0.46的o-苹果酸酰化甲壳素,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及神经胶质瘤c6细胞系表现出一定抑制效果。结构分析确定,所得产物确实为o-酰化甲壳素,且其相对分子质量折合计算后高于甲壳素标样。机理研究证实,在此体系中,虾壳中碳酸钙与酸性低共熔溶剂游离出的h+反应,形成水溶性有机酸盐,同时释放co2,形成绵密气泡
虾壳中一部分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降解为可溶于水的氨基酸,另一部分蛋白质与低共熔溶剂形成氢键作用,溶解于其中,转变为水溶性蛋白
甲壳素结构被低共熔溶剂撑开,反应活性提高,在h+催化下与低共熔溶剂反应,从而生成酰化甲壳素。由此可见,所用低共熔溶剂的酸度、氢键形成能力是o-酰化甲壳素生成的主要原因。
铜催化对亚甲基苯醌不对称1,6-硼氢化反应及立体专一性构建手性三芳甲基化合物的研究
学位论文
OAI收割
: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作者:
娄亚洲
  |  
收藏
  |  
浏览/下载:88/0
  |  
提交时间:2018/08/28
偕二芳基甲基硼酸酯
对甲基苯醌化合物
手性三芳基甲烷化合物
1
立体专一性
6-硼氢化反应
人参叶的皂苷成分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 卷号: 22, 期号: 1, 页码: 70-74
作者:
朱廷廷
  |  
收藏
  |  
浏览/下载:40/0
  |  
提交时间:2017/11/09
人参叶
越南参皂苷r_3
人参皂苷rk_1
人参皂苷rg_5
5
6-去氢人参皂苷rd
一种弯孢霉菌素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309728.8, 申请日期: 2013-12-11, 公开日期: 2013-12-11
作者:
王斌贵
;
孟令红
收藏
  |  
浏览/下载:52/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弯孢霉菌素类衍生物
R3为H或R6CO
R4为H或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
R5为氢或含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烯基
R6为氢或含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烯基
其特征在于:弯孢霉菌素类衍生物如式I所示
苯基
苯基
其中:R1
取代苯基或含杂原子的芳香基
取代苯基或含杂原子的芳香基。FDA00003546698100011.jpg
R2为H
R5CO
一种制备α-Fe2O3纳米球的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323134.8, 申请日期: 2013-05-01, 公开日期: 2013-05-01
作者:
邢荣娥
;
于华华
;
李鹏程
;
秦玉坤
收藏
  |  
浏览/下载:47/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制备α‑Fe2O3纳米球的方法
其中
2)将上述微波处理后产物自然冷却后离心
其特征在于:1)以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3·6H2O)为铁源
六水合三氯化铁与尿素摩尔比为1:1‑1.5
所得沉淀采用乙醇和水进行交替洗涤
尿素(CO(NH2)2)为氢氧根离子引发剂
铁源浓度为1.0‑1.5mol/L
洗涤后干燥
将铁源与引发剂利用超声溶解于甘油和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
甘油和水体积比为1:2‑9
即得平均直径300‑500nm
而后置于密闭条件下进行微波处理
整体结构由尺寸约20‑50nm的棒状纳米亚单元构成的α‑Fe2O3纳米球。
在130‑150℃进行微波处理20‑50min
一种吲哚二酮哌嗪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150523.5, 申请日期: 2012-09-19, 公开日期: 2012-09-19
作者:
王斌贵
收藏
  |  
浏览/下载:67/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吲哚二酮哌嗪类衍生物
R2为氢或异戊烯基
R3为氢或异戊烯基
R4为氢或异戊烯基
R3与R4至少其一为异戊烯基。FDA00001643650900011.jpg
其特征在于:吲哚二酮哌嗪类衍生物如式I所示
式I其中:R1为氢
甲基
C1?C6酰基或2?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烯基
一种手霉素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328634.6, 申请日期: 2012-06-27, 公开日期: 2012-06-27
李富超
;
姜鹏
;
陈华新
;
秦松
;
刘兆普
收藏
  |  
浏览/下载:45/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手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编码3?氨基?4?羟基?苯甲酸(3
编码醛裂合酶的chiA3
编码3?羟丁酰辅酶A脱氢酶的chiB1
编码芳香胺N乙酰转移酶的chiB2
编码3?氧乙酰基载体蛋白合成酶III的chiB3
编码3?氧乙酰基载体蛋白合成酶III的chiB4
编码酰基载体蛋白的chiB5
编码硫酯酶的chiB6
编码3?氧乙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的chiB7
编码酰基脱水酶的chiB8
编码酰基脱水酶的chiB9
编码I/II型酮合成酶相关的酰基载体蛋白的chiC1
编码3?氨基?4?羟基?苯甲酸(3
编码3?氧乙酰基载体蛋白合成酶II的chiC3
编码酮合成酶的chiC4
编码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的chiC5
编码硫酯酶的chiC6
编码酰胺合成酶的chiD1
编码5?氨乙酰丙酸合成酶的chiD2
编码5?氨乙酰丙酸辅酶A连接酶的chiD3
编码氧化酶的chiE1
编码黄素还原酶的chiE2
编码黄素依赖的单加氧酶的chiE3
编码黄素依赖的氧化还原酶的chiE4
共25个基因
2)手霉素A和中尼霉素的生物合成的调节基因:编码LuxR家族转录调节子的chiR1
编码TetR家族转录调节子的chiR2
编码调节蛋白的chiR3
共3个基因
3)手霉素A和中尼霉素的生物合成的转运基因:编码抗药性转运蛋白的chiM1
编码分泌蛋白酶的chiM2
共2个基因。
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碱基序列如SEQ?ID?NO.1所示
4?AHBA)羧基腺苷酰蛋白的chiA2
4?AHBA)载体蛋白的chiC2
其中手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为手霉素A和中尼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
1)手霉素A和中尼霉素的生物合成的结构基因:编码3?氨基?4?羟基?苯甲酸(3
4?AHBA)合成酶的chiA1
荧光小分子检测ROS致DNA碱基脱落损伤
会议论文
OAI收割
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中国四川成都, 2012-04-13
作者:
李敏杰
;
郭良宏
收藏
  |  
浏览/下载:27/0
  |  
提交时间:2016/02/14
荧光
脱碱基损伤
2-氨基-5
氢键
6
7-三甲基-1
8
-萘啶
一种治疗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化学全合成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147871.8, 申请日期: 2011-04-20, 公开日期: 2011-04-20
史大永
;
范晓
;
卢伟伸
;
郭书举
;
李敬
收藏
  |  
浏览/下载:46/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治疗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化学全合成方法
英文为:3?(2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合成路线为:(a)溴素与化合物1摩尔比为1∶1~1.1∶1
(b)碘甲烷与化合物2摩尔比为1∶1~1.5∶1
(c)80%水合肼
(d)高锰酸钾与化合物3摩尔比为1∶1~2∶1
(e)溴素与化合物5摩尔比为1.5∶1~3.5∶1
(f)化合物4∶化合物6摩尔比为1∶1
(g)N?溴代丁二酰亚胺与化合物7摩尔比为2.1∶1~2.5∶1
(h)碳酸钠
(i)硼氢化钠与化合物9摩尔比为0.5∶1~2∶1
(j)三溴化硼与化合物10摩尔比为6∶1~8∶1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化学名称中文为:3?(2
3?Dibromo?4
甲醇
碳酸钾
碳酸钾
碳酸氢钠
氢氧化钠
三氟乙酸酐
催化剂
1
乙醇
二氯甲烷
3?二溴?4
5?dihydroxyphenyl)?4?bromo?5
冰水浴
N
二甘醇
60~80℃
冰水浴
85%磷酸
四氯化碳
4?二氧六环与水体积比为1∶1
室温
0℃~室温。FSA00000065604600011.tif
5?二羟基苯基)?4?溴?5
6?dihydroxy?1
N?二甲基甲酰胺
110~130℃
0℃~室温
回流
90~100℃
FSA00000065604600012.tif
6?二羟基?1
3?dihydroisobenzofuran
室温
3?二氢异苯并呋喃
抗2型糖尿病药物“海普诺”的化学全合成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910017839.5, 申请日期: 2011-03-23, 公开日期: 2011-03-23
史大永
;
郭书举
;
李敬
收藏
  |  
浏览/下载:30/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抗2型糖尿病药物“海普诺”的化学全合成方法
(b)碘甲烷与化合物2摩尔比为1∶1~1∶1.5
(c)80%水合肼
(d)溴素与化合物3摩尔比为2∶1~3∶1
(e)硼氢化钠与化合物5摩尔比为1∶4~1∶3
(f)三氯化铝:化合物4:化合物6摩尔比为1∶1∶1
(g)N?溴代丁二酰亚胺与化合物7摩尔比为1.1∶1
(h)碳酸钾
(i)三溴化硼与化合物8摩尔比为6∶1~8∶1
(j)95%的乙醇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合成路线为:(a)溴素与化合物1摩尔比为1∶1
碳酸钾
氢氧化钾
乙酸
甲醇
二氯甲烷
催化剂
1
二氯甲烷
85%磷酸
甲醇
N
二甘醇
60~70℃
冰水浴
室温
四氯化碳
4?二氧六环与水体积比为1∶1
0℃
70~80℃。F2009100178395C0000011.tif
冰水浴
N?二甲基甲酰胺
110~120℃
光照
90~100℃
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