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机构
采集方式
内容类型
发表日期
学科主题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14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排序方式:
浮选药剂智能优化设定控制方法的研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化工管理, 2017, 期号: 03, 页码: 134
作者:  
王文海;  叶树峰
  |  收藏  |  浏览/下载:23/0  |  提交时间:2018/09/05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污水处理过程优化控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信息与控制, 2011, 卷号: 40, 期号: 5, 页码: 698-703
作者:  
苑明哲
收藏  |  浏览/下载:33/0  |  提交时间:2012/05/29
多轮腿复合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位论文  OAI收割
沈阳: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09
作者:  
吕琴
  |  收藏  |  浏览/下载:32/0  |  提交时间:2010/11/29
激光器腔体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 中国广西桂林, 2008-12-01
汪振东; 郭际; 李志刚
收藏  |  浏览/下载:15/0  |  提交时间:2012/10/19
海底管线阴极保护状态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及其专有装置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610069706.9, 申请日期: 2007-04-04, 公开日期: 2007-04-04
李焰; 贾旭; 向斌; 鞠虹; 马瑛
收藏  |  浏览/下载:91/0  |  提交时间:2014/08/04
权利要求书1.海底管线阴极保护状态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及其专有检测装置包括一种海底管线阴极保护状态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和一种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首先在海底管线阴极保护电场的6个影响因素(保护层的老化状态  然后通过现场检测海底管线附近的电场分布  水下阴极保护电场检测装置(2)由密封舱(21)  密封舱(21)舱体中安装有DIN导轨  密封舱(21)密封法兰用紧固螺栓与面板法兰盘紧固  面板法兰盘上固定有参比电极接插件(22)  信号调理模块(25)  低功耗分布式数据采集  低功耗分布式数据采集  牺牲阳极和管体裸露表面在其所处的海泥或海水环境中的极化特性  反演确定保护层的老化状态  参比电极接插件(22)  用于固定密封式可充电电池(24)  面板法兰盘上设有O型槽并放有O型圈对密封舱舱体进行密封  参比电极测得的水下阴极保护电场信号用信号电缆(23)接入信号调理模块(25)  模拟量输入模块(26)和低功耗分布式数据采集  控制系统(27)上运行实时数据采集  控制系统(27)上设有以太网网络接口和RS232串行通信接口  海泥的电导率  同时获得海底管线表面的保护电位和保护电流密度分布  信号电缆(23)  信号调理模块(25)  经信号调理模块(25)进行电气隔离  控制系统(27)由密封式可充电电池(24)进行供电  记录程序和数据通信程序  检测结束后可通过以太网网络接口或RS232串行通信接口与水上主机(1)进行离线数据交换  海水的电导率  从而实现对海底管线的阴极保护状态的可靠评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个水上主机(1)和一个水下阴极保护电场检测装置(2)  密封式可充电电池(24)  模拟量输入模块(26)和低功耗分布式数据采集  信号放大  并将数据存储在自带的物理闪存中  将水下检测数据备份出来进行数据反演  管线上海泥的覆盖厚度)的可能的参数范围内设定海底管线所处的可能状态  其特征在于:水上主机(1)运行边界元计算  信号调理模块(25)  控制系统(27)  滤波处理后送入模拟量输入模块(26)  获得海底管线表面的保护电位和电流密度分布。  应用边界元方法进行系列数值模拟试验  反演程序和数据通信程序  模拟量输入模块(26)和分布式电位数据采集  并存储在低功耗分布式数据采集  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一个完备的“阴极保护电场-影响因素数据库”  控制系统(27)构成  控制系统(27)中  
基于LabVIEW的仪器控制方法与实现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 中国福建厦门, 2007
刘枫; 吴海涛; 卢晓春
收藏  |  浏览/下载:26/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卫星定点保持软件控制目标设定与控制方向设定控制效果差异分析 会议论文  OAI收割
全国第十二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 中国广西桂林, 2006
吴风雷; 付永强; 杨旭海
收藏  |  浏览/下载:33/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偏心率  倾角  设定控制目标  设定控制方向|Abstract  地球同步卫星在轨运行期间  受到空间摄动力影响  轨道根数不断变化  造成定点精度降低。这些影响包括日月引力等因素造成的倾角变化和太阳光压等因素引起的偏心率变化。为了保证满足地面跟踪要求  必须对卫星实施控制  使倾角和偏心率变化小于一定范围。目前存在的卫星定点保持软件多采取控制目标设定  本文提出设定控制方向的控制方法在理论上与控制目标设定所消耗的燃料基本相同  并无显著区别。但在工程实践中引入测量误差后将有明显优势。同时  本文通过应用MATLAB数据仿真  比较  证明设定控制方向方法较设定控制目标方法确实能够达到减小机动量  节约宝贵燃料的目的。